[实用新型]一种可盛放骨灰的耐腐蚀竹节石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2876.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6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市龙兴达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7/08 | 分类号: | A61G17/08;A61G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盛放 骨灰 腐蚀 竹节 石制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盛放骨灰的耐腐蚀竹节石制品,属于丧葬用品领域,包括竹节本体,竹节本体内贯穿开设有用于放置骨灰的放置空间,竹节本体两端均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放置空间的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互相拆卸连接的顶盖以及封闭环,封闭环与竹节本体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封闭环固定于竹节本体的两端,再将顶盖与封闭环固定,以此将放置空间封闭,以此储存骨灰,在发生放置空间内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位于底部竹节本体上部的封闭环拆除,再将需要放置在上部的竹节本体下部的封闭环拆除,以此将上部的竹节本体与底部的竹节本体的封闭环固定,以此增加了放置空间的容量,在扩容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外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盛放骨灰的耐腐蚀竹节石制品,属于丧葬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遗体火化后,人们用来装骨灰的容器。骨灰坛会纳入灵骨塔内祭拜。目前出土最早的骨灰盒是在耶路撒冷发现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盛行土葬,人死以后大都用木质棺材下葬,随着时代的发展,为节约资源,古时的棺材也慢慢演变成了骨灰盒。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形式的骨灰盒出现在市场上,其中就出现了竹节形式的骨灰盒,而竹节形式的骨灰盒盛放容量有限,在骨灰盛放不下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扩容,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盛放骨灰的耐腐蚀竹节石制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盛放骨灰的耐腐蚀竹节石制品,包括竹节本体,所述竹节本体内贯穿开设有用于放置骨灰的放置空间,所述竹节本体两端均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放置空间的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互相拆卸连接的顶盖以及封闭环,所述封闭环与竹节本体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将骨灰放置于放置空间后,通过将封闭环固定于竹节本体的两端,再将顶盖与封闭环固定,以此将放置空间封闭,以此储存骨灰,在发生放置空间内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位于底部竹节本体上部的封闭环拆除,再将需要放置在上部的竹节本体下部的封闭环拆除,以此将上部的竹节本体与底部的竹节本体的封闭环固定,以此增加了放置空间的容量,如图2至图4所示,在扩容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外观。
作为优选,所述竹节本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竹节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封闭环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以及固定件均与固定槽相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竹节本体与封闭环固定时,固定杆嵌入固定槽内,在使用者需要将竹节本体与封闭环分离时,需要拉动竹节本体,使得固定件以及固定杆离开与固定槽相契合的位置即可,保证使用的便利。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封闭环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通过旋转将顶盖与封闭环固定,也可以通过旋转顶盖使得顶盖与封闭环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截面呈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需要堆叠时,弧形结构的顶盖可使竹节本体之间更好的契合,如图6所示,保证使用的便利。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转动顶盖。
作为优选,所述竹节本体的表面喷涂有有机氟碳树脂类防护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氟碳树脂类防护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防污放油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市龙兴达石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市龙兴达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2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人护理用辅助开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轨式巡检机器人视觉系统防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