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水密封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8963.6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2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叶伟军;吴程;陈道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谢晓德;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水 密封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密封圈结构,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横截面呈L型截面,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的端部向环形密封圈的竖直部延伸方向弯折,形成竖直弯折部,所述环形密封圈的竖直部的端部背向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延伸方向弯折,形成水平弯折部,所述水平弯折部上沿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圈设置有端面环形过盈凸块,所述竖直部的外侧面上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圈设置有径向环形过盈凸块。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两个方向的密封性能,给予了密封防水双保障,使密封效果更牢靠,同时更是简化了密封圈的使用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水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池运用于单车、滑板车等领域,单车、滑板车都是在户外使用时,所以基本都需要满足防水要求,现有的防水密封圈防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防水密封圈结构,采用端面密封和径向二次密封,两个方向上双重密封,使密封效果更牢靠,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防水密封圈结构,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横截面呈L型截面,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的端部向环形密封圈的竖直部延伸方向弯折,形成竖直弯折部,所述环形密封圈的竖直部的端部背向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延伸方向弯折,形成水平弯折部,所述水平弯折部上沿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圈设置有端面环形过盈凸块,所述竖直部的外侧面上沿环形密封圈的环形圈设置有径向环形过盈凸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金属中壳,所述金属中壳的两端通过端盖封闭,端盖与金属中壳端部之间的间隙通过环形密封圈密闭,所述金属中壳与端盖之间螺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竖直部、竖直弯折部三者形成一个环形钩状结构,所述端盖内侧面上对应环形钩状结构设置有环形插板,所述端盖内侧面上于环形插板的外周上对应水平弯折部设置有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中壳的端部内壁上对应环形密封圈的竖直部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肩,环形凸肩上对应径向环形过盈凸块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圈为硅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与竖直弯折部之前的距离小于环形插板的厚度,环形插板的端面抵靠在环形密封圈的水平部内表面上,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小于水平弯折部的厚度,水平弯折部的外表面抵靠在容置槽的底部,水平弯折部的内表面抵靠在金属中壳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肩与环形插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竖直部的厚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径向环形过盈凸块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圈上对应金属中壳的的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弯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两个方向的密封性能,给予了密封防水双保障,使密封效果更牢靠,同时更是简化了密封圈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密封圈俯视与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虚线为未挤压状态时的密封圈结构)。
图中:1-环形密封圈;2-水平部;3-竖直部;4-竖直弯折部;5-水平弯折部;6-端面环形过盈凸块;7-径向环形过盈凸块;8-金属中壳;9-端盖;10-环形钩状结构;11-环形插板;12-容置槽;13-环形凸肩;14-凹槽;15-弯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8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加工用具有线夹固定功能的加热丝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芯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