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安全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48726.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贾汝金;祁中华;贾燕;韩宇;丁菲;崔加涛;刘刚;贾蓓蓓;贾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通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4 | 分类号: | H02B1/24;H02H5/04;G01K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256623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安全 配电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安全配电箱,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施工配电箱在夏季时频繁停止供电致对施工的进程和工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配电箱包括温度检测电路、电流计算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热敏电阻PTCR来检测施工配电箱内元件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后产生比较信号和第一高电平,比较信号将电流计算电路开启,并同时将高电平传输至电流计算电路,所述电流计算电路将施工配电箱内元件上的电流信号进行运算,从而产生差值信号,并利用第一高电平产生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保证了配电箱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施工安全配电箱。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用电正常和用电安全,施工现场设置了施工配电箱来保证工人在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个人身安全。
但在施工配电箱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施工配电箱内部的元件因长期使用而没有进行有效地维护和检修,导致出现了老化现象,加之施工配电箱在日常运转过程中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从而产生了过高的温度环境,进而导致配电箱内部元件出现故障,威胁到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特别是在夏季炎热天气环境中,高温会导致元件出现短路现象,造成整个施工配电箱故障,而现有技术中针对此现象只设置了温度检测现象,当发现温度上升至阈值时即停止施工配电箱的使用,但是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本来就高,元件的温度易达到阈值,造成施工配电箱很容易停止供电,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程和工人的安全。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安全配电箱,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在夏季时频繁停止供电导致对施工的进程和工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安全配电箱,所述施工配电箱包括温度检测电路、电流计算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热敏电阻PTCR来检测施工配电箱内元件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后产生比较信号和第一高电平,比较信号将电流计算电路开启,并同时将高电平传输至电流计算电路,所述电流计算电路将施工配电箱内元件上的电流信号进行运算,从而产生差值信号,并利用第一高电平产生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热敏电阻PTCR来检测配电箱内元件的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进行比较,产生比较信号,并利用比较信号进行判断后产生第一高电平,所述第一高电平将电流计算电路开启,并将第一高电平传输至电流计算电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热米断奶之怒PTCR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放器U3B的反相端相连接,运放器U3B的同相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接,运放器U3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稳压管D2的正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散热器、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与继电器K1的一端相连接,稳压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晶闸管Q3的控制极、电容C1的一端、晶闸管Q3的阳极,晶闸管Q3的阴极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继电器K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热敏电阻PTCR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计算电路被温度检测电路输出的高电平开启后,将元件上的电流信号进行减法运算从而产生差值信号,利用差值信号得到第二高电平,第二高电平输出至手机,并同时将第二高电平与第一高电平进行与运算后输出报警信号至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通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市通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48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管全自动链板线的倒角组件
- 下一篇:一种拨叉限位结构和拨叉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