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牵引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0705.8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秦学静;步建立;钱宇航;武睿敏;张肖腾;王江涛;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帆;苏兴娟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带,包括通过间隔设置的两弹性牵引带依次连接的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以及牵引柱本体,还包括固设于小腿固定部底端用于防止弹性牵引带挤压足踝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小腿固定部底端且与弹性牵引带位置相匹配的两组支撑板,以及活动连接于支撑板远离弹性牵引带的侧表面上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支撑组件,避免现有技术中弹性牵引带挤压、摩擦足踝的情况,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院、诊所等场所,用于牵引患者腿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牵引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下肢牵引带包括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以及牵引柱,上述三者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两弹性牵引带依次连接。在实际通过下肢牵引带治疗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时,首先将下肢牵引带固定在患者肢体上,并且紧贴皮肤,然后对患者肢体施加牵引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牵引柱的牵拉,使得小腿固定部以及牵引柱之间的弹性牵引带挤压和摩擦足跟及内外踝皮肤,长此以往容易使患者的足踝形成压疮,进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下肢牵引带,以达到提升舒适性,避免出现压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肢牵引带,包括通过间隔设置的两弹性牵引带依次连接的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以及牵引柱本体,还包括固设于小腿固定部底端用于防止弹性牵引带挤压足踝的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小腿固定部底端且与弹性牵引带位置相匹配的两组支撑板,以及活动连接于支撑板远离弹性牵引带的侧表面上的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支撑杆于两支撑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连接有支撑杆的侧表面上固设有弹性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牵引柱本体包括套管、滑动设置于套管内的滑杆以及活动连接于套管上用于限制滑杆伸缩长度的抵紧螺钉;所述套管、滑杆远离两者相接触的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弹性牵引带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支撑组件,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弹性牵引带挤压和摩擦患者足踝的情况,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设置有多组,能够提升两支撑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牵引柱本体,能够通过移动滑杆,改变牵引柱本体的长度,进而扩大两弹性牵引带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牵引带与支撑板之间产生间隙,减少弹性牵引带的磨损,增加弹性牵引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设于肢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腿固定部;2、小腿固定部;3、弹性牵引带;4、支撑板;5、支撑杆;6、套管;7、滑杆;8、抵紧螺钉;9、弹性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下肢牵引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0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压膜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的大蒜收获机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