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8885.4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宾;张广瀚;王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2/344;F16N13/2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雪松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泵 连接 结构 变速箱 以及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该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叶片泵本体、连接板本体和连接组件;所述叶片泵本体与所述连接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该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叶片泵本体和连接板本体做成分体结构,使二者能够分别运输、分别生产和分别更换,柱状体结构的叶片泵本体在运输摆放时可以更方便堆积在运输空间内,板状结构的连接板本体也可以层层叠放在运输空间内,这样设置可以显著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的工作。
现在很多汽车配件供应商都是将叶片泵和连接板集成在一起,做成一体结构,但是叶片泵为柱状体结构,而连接板为板状结构,叶片泵又位于连接板的边缘位置。这就会导致叶片泵和连接板集成在一起的一体结构生产加工难度较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在运输时也由于其自身的异形结构非常不方便摆放,会占用很多空间,从而导致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叶片泵和连接板其中一个损坏时,需要将二者一起更换,造成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叶片泵本体、连接板本体和连接组件;
所述叶片泵本体与所述连接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叶片泵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本体上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贴合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一一对应的开设有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螺纹孔沿所述叶片泵本体与变速箱输入轴的连线方向设置有多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开设有匹配的定位销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定位销孔的遮挡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叶片泵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本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叶片泵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板本体的形状配合的第一避让部;所述连接板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叶片泵本体的形状配合的第二避让部。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结构。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变速箱。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叶片泵与连接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将叶片泵本体和连接板本体做成分体结构,使二者能够分别运输、分别生产和分别更换,柱状体结构的叶片泵本体在运输摆放时可以更方便堆积在运输空间内,板状结构的连接板本体也可以层层叠放在运输空间内,这样设置可以显著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以及降低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8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电力电缆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空气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