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59251.0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史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京安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2 | 分类号: | B01F27/902;B01F27/906;B01F35/93;B01F35/32;B29B7/20;B29B7/22;B29B7/82;B29C44/34;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降解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降解熔体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包括带有加热机构的混合罐本体,混合罐本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混合装置,且混合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两个侧壁刮板和两个底部刮板,驱动电机的下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作为混合装置的驱动源,驱动底部刮板和侧壁刮板分别对位于混合罐本体的底部和内壁粘附的液体物料进行刮下混合。该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混合装置,达到了通过本装置实现对流入混合罐本体的物料进行高效率混合搅拌,使被混物料的粒子不断减小,较现有技术相比,达到更加均匀分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降解熔体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可降解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意义上均可降解的材料。按降解的外因因素来分,可分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分子量、材料结构等。
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现如今却成为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日益发展,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已越来越严重,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餐饮行业,现在大部分餐饮店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打包、外卖,人们已经习惯了打包、外卖的方便,但由于这种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越来越多,导致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只图塑料袋的方便,却没有认识到塑料袋以及塑料管带给环境影响的问题,所以,现在提倡全民使用由可降解熔体材料制成的塑料袋或塑料管已经是首要问题,其中可降解熔体材料包括聚合物材料(如,水中的聚乳酸),而现有由可降解熔体材料制成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对呈液体状的聚合物材料与其他物料进行相互混合并加热时,其是否混合均匀将会之间影响到该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而现有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的混合罐只能实现单纯周向搅拌混合,无法对混合罐本体的侧壁与底部粘附的液体物料进行混合,造成了混合效果较差,混合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由可降解熔体材料制成的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对呈液体状的聚合物材料与其他物料进行混合时,只能实现单纯周向搅拌混合,无法对混合罐本体的侧壁与底部粘附的液体物料进行混合,造成了混合效果较差,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率可降解熔体混合装置,包括带有加热机构的混合罐本体,所述混合罐本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混合装置,且混合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两个侧壁刮板和两个底部刮板,所述驱动电机的下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作为混合装置的驱动源,驱动底部刮板和侧壁刮板分别对位于混合罐本体的底部和内壁粘附的液体物料进行刮下混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盖板的轴心处固定定位后延伸至盖板的下表面,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作为驱动源,驱动传动轴一端连接的第一齿轮做周向转动,从而便于后续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搅拌轴,两个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均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搅拌轴配合使用,对搅拌轴起到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两个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分别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和搅拌叶片,六个所述固定杆和两个侧壁刮板以三个所述固定杆搭配一个所述侧壁刮板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其中每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与侧壁刮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对固定杆和搅拌叶片起到固定效果。
优选地,单个所述搅拌叶片位于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表面与底部刮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京安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京安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59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