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3645.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杨成;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3/06;H02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费雅倩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南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固定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及系统,涉及海底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包括固定箱体和两组分别设于固定箱体两侧壁的固定组件,固定箱体两侧壁均设有第一过缆通孔,每一固定组件均包括一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贴设于固定箱体内,且沿远离对应第一过缆通孔的方向尺寸逐渐变大,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二过缆通孔,所有的第二过缆通孔和第一过缆通孔形成过缆通道,第一固定件用于在海缆穿过过缆通道时与其内部的铠装钢丝相连,以固定海缆,第一固定件还用于将海缆所受的拉力传递至固定箱体。本申请提供的双向海缆固定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固定海缆的螺栓容易松动导致锚固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底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海缆作为传输光和电的介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海洋领域中,为保证海缆的稳定性,在众多场合都需采用锚固装置对海缆进行固定,一般,海缆在登陆后需接入登陆站,处于登陆端与登陆站之间的海缆易受潮汐及海浪冲击的影响导致海缆受损,为保护这个区域内的海缆,尤其在登录段距离较远的情况下,需对海缆进行锚固。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与单点系泊系统之间通过跨接缆传输电力及信号,跨接缆悬挂在空中会受风及FPSO运动的影响而摆动,跨接缆两端需通过锚固装置固定。
相关技术中,海缆的锚固方式其原理主要是采用平板式结构或者压锥式结构将海缆的铠装钢丝压紧,利用压板对铠装钢丝的压紧力来起到固定海缆的作用。但是,平板式结构提供压紧力较小,时间长易导致锚固装置松动;压锥式结构在压紧过程中则铠装钢丝的受力面积较小,易对局部产生较大压强而发生损坏,对海缆本身造成损坏,且上述两种锚固方式在海缆受拉过程中主要是压板和用于紧固的螺栓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造成螺栓的松动,造成松动,固定效果差,且还需要定期频繁检修。另外,相关技术中海缆锚固装置常采用绝缘密封胶填充间隙,从而达到辅助密封与固定的效果,但海缆通常需满足几十年长时间的寿命,而密封胶寿命有限难以达到该要求,且密封胶拆装工艺较复杂不利于后期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固定海缆的螺栓容易松动导致锚固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向海缆固定设备,其包括:
固定箱体,其两侧壁均设有第一过缆通孔;
两组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箱体两侧壁的固定组件,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一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贴设于所述固定箱体内,且沿远离对应所述第一过缆通孔的方向尺寸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二过缆通孔,所有的所述第二过缆通孔和第一过缆通孔形成过缆通道,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在海缆穿过所述过缆通道时与其内部的铠装钢丝相连,以固定所述海缆,所述第一固定件还用于将所述海缆所受的拉力传递至所述固定箱体。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
第二固定件,其位于所述固定箱体内,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收容通孔,所述收容通孔包括第一收容段和第二收容段,所述第一收容段用于收容所述海缆的对应段,所述第二收容段用于收容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固定件;
两块固定板,其中一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过缆通孔的端部,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容段内,另一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箱体的外侧壁且位置与位于所述固定箱体内部的所述固定板对应;
紧固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和固定板,以使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与对应侧的所述铠装钢丝相互抵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箱体包括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一盘纤组件,所述盘纤组件用于在所述容纳腔内对所述海缆进行重新接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3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