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6411.2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柳志坚;田茂广;张年华;刘立国;王旭;何力国;李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0 | 分类号: | B21B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轧机 操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包括左臂、右臂、右副臂、下底臂、上顶臂和叉柄;左臂、右臂相对设置在下底臂两端,左臂、右臂和下底臂之间形成U型叉口;上顶臂一端与右臂连接,另一端与右副臂连接;右臂、上顶臂和右副臂之间形成n型叉耳;叉柄与下底臂连接。本装置在轧机装配、吊运、上线过程中使用n型叉耳挂住钢丝绳,将其拉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且可在行车起吊过程中用n型叉耳对钢丝绳进行扶正操作,无需用手直接操作钢丝绳,避免因钢丝绳断裂、指挥不当、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在更换在线轧机、磨槽时,利用U型叉口夹持轧机扁头,进行旋转轧机扁头操作,省时省力,避免手工操作的安全事故,且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操作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企业轧钢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不断的提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不仅对轧钢工在线更换轧机所用的时间提出了高的要求还对现场更换轧机时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轧机的装配、吊运到上线,都需要人工操作。而轧机的装配、上线都要用到钢丝绳来吊装,操作工势必会用到手扶钢丝绳、挂钢丝绳,因钢丝绳吊耳处有毛刺很容易扎破手且也很容易在指挥错误时因钢丝绳脱离吊耳、断裂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另外,轧钢工/轧机装配工在线下磨槽一般用手或脚来推动轧辊转动,一旦轧辊或鞋底有油很难推动进行打磨;且有的轧机一人很难转动,需要多人帮忙才可以转动;且轧机扁头上线后需要与减速机对中才能插入,操作工用手或脚很容易发生危险,更换轧机时间长且存在安全隐患,致使生产效率提升不起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无需人工直接手动操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包括左臂、右臂、右副臂、下底臂、上顶臂和叉柄;
左臂、右臂相对设置在下底臂两端,左臂、右臂和下底臂之间形成U型叉口;
上顶臂一端与右臂连接,另一端与右副臂连接;右臂、上顶臂和右副臂之间形成n型叉耳;
叉柄与下底臂连接。
进一步地,叉柄为钢管。
进一步地,下底臂上设置连接杆,连接杆插入叉柄使下底臂与叉柄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杆与叉柄焊接。
进一步地,左臂、右臂、右副臂、下底臂、上顶臂均为钢板。
进一步地,左臂与右臂之间的距离为300mm,左臂和右臂的高度为350mm,右臂与右副臂之间的距离为150mm,右副臂的高度为1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在轧机装配、吊运、上线过程中使用n型叉耳挂住钢丝绳,将其拉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且可在行车起吊过程中用n型叉耳对钢丝绳进行扶正操作,无需用手直接操作钢丝绳,避免因钢丝绳断裂、指挥不当、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在更换在线轧机、磨槽时,利用U型叉口夹持轧机扁头,进行旋转轧机扁头操作,省时省力,避免手工操作的安全事故,且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臂,2-右臂,3-上顶臂,4-右副臂,5-下底臂,6-叉柄,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轧机操作装置,包括左臂1、右臂2、右副臂4、下底臂5、上顶臂3和叉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6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薄层渗透热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料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