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77920.7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8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冯辉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林运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众象合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95 | 代理人: | 王纪营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监测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一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具有一毫米波发射元件、一毫米波接收元件、一现场资料处理模块、及一连接元件,现场资料处理模块中具有一信息接收元件及一人员状况计算元件。借上述结构,使用者可将装置主体放置于所需的场所之中,以经由毫米波发射元件配合毫米波接收元件来侦测毫米波,并配合现场资料处理模块实时计算出现场状况,借此快速得知现场的人员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监测装置,尤指一种检测效果更加快速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的场域中,会因为危险性或商业上的机密性,设置门禁来进行人员上的管理。因此对于此种需要进行管制人员的场域,都会于进出口处设置管制站,来进行相关的管理动作。
自古以来,此种管制站大多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并通过对进出人员的脸部、证件、或通关资料来进行审查的动作,借此确认是否放行。然而此种方式对人力的消耗上会较大,并且也可能会因为疲劳或是工时过长等等原因,造成人为上的疏失或判断错误。
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的管制场域都改为电子式的门禁来进行控管动作,例如人脸辨识或扫描电子证件的方式。但此种方式,也只能针对进出口处进行管制,若是要针对场域内的人员进行管理,例如是否有人进入不该进入的场所,或是在工厂的某些位置与机台处是否有人员正在进行操作动作,则还是需要利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监控。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缺失,乃公开一种检测上更加准确快速的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经由毫米波的方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动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一装置主体、一设于装置主体内的毫米波发射元件、一设于装置主体内的毫米波接收元件、一设于装置主体内并与毫米波发射元件及毫米波接收元件相连结的现场资料处理模块、一设于现场资料处理模块中的信息接收元件、一设于现场资料处理模块中的人员状况计算元件、及一设于装置主体内的连接元件。
借由上述的结构,使用者可将装置主体放置于需要检测的场域之中,以让毫米波发射元件针对此场所发射出毫米波,并经由毫米波接收元件接收回复的毫米波。
再将接收到的毫米波资料传送至现场资料处理模块中,以让其中的信息接收元件接收相关的毫米波资料,再经由人员状况计算元件实时计算检测结果,来快速准确的得知场域中的人员状况,之后再经由连接元件将此人员状况传送至一网络服务器之中,以供人进行查阅。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的监测方式还是需要以人工方式的问题点加以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检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检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检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警示示意图。
附图标记:装置主体-1;毫米波发射元件-21;毫米波接收元件-22;现场资料处理模块-3;信息接收元件-31;人员状况计算元件-32;机台状况计算元件-33;连接元件-4;网络服务器-5;行动应用装置-6;通报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林运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谷林运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77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