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及柱上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0235.8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慧;左志平;李小飞;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无线 充电 机舱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及柱上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包括:舱体、设置在舱体上的停机坪、设置在舱体顶部的一对舱门;舱门通过连接件与舱体活动连接;通过电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的运动进而带动一对舱门沿相对方向的开闭;一对舱门闭合后,一对舱门和停机坪围合成用于容纳无人机的容纳腔;停机坪下方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为停靠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舱门的打开和关闭是自动化实现的,更加智能化,且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为无人机充电,充电方式更加安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及柱上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
背景技术
随着对无人机应用价值认知的加深,无人机在消费级、工业级和军用级市场均呈现出迅猛的发展之势。无人机被越来越多运用在航拍、农林植保、安防、测绘、物流、巡检等领域。
目前无人机在其电量耗尽后,需要回到充电机舱站点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目前无人机在停靠到无人机充电机舱上时,无人机充电机舱舱门的打开和关闭不是自动化的,不够智能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及柱上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停靠到无人机充电机舱上时,无人机充电机舱舱门的打开和关闭不是自动化的,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包括:
舱体、设置在所述舱体上的停机坪、设置在所述舱体顶部的一对舱门;
所述舱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舱体活动连接;
通过电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件的运动进而带动所述一对舱门沿相对方向的开闭;
所述一对舱门闭合后,所述一对舱门和所述停机坪围合成用于容纳所述无人机的容纳腔;
所述停机坪下方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用于为停靠在所述停机坪上的所述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舱门均通过两个连接件与所述舱体活动连接;
每个所述连接件包括上固定支架、下固定支架共两个固定支架以及外活动支架、内活动支架共两个活动支架,所述上固定支架、所述下固定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舱门内壁、沿所述一对舱门的开闭方向的所述停机坪的外缘,四个所述下固定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停机坪的四个角,所述外活动支架、所述内活动支架的两端均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支架、所述下固定支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沿所述一对舱门的开闭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沿所述一对舱门的开闭方向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活动支架上。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外活动支架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舱门内壁远离所述一对舱门的接合处。
进一步地,同一个所述舱门内的两个所述弹簧的拉伸度相同,不同所述舱门内的所述弹簧的拉伸度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舱门的顶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舱门的正对开门方向上的侧面与所述水平面垂直,所述舱门的正对开门方向上的侧面与所述舱门的顶面通过斜切面结构进行连接,所述斜切面结构从所述舱门的正对开门方向上的侧面的顶端斜向上、且向靠近所述一对舱门的顶面的接合处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舱门中一个舱门的接合处设置有导流槽,另一个舱门的接合处设置有用于盖住所述导流槽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有检修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0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中心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弧形状铝框的抛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