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0303.0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明;王守红;吴雷明;张家宏;寇祥明;毕建花;覃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A01K61/59;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藕虾共作 养殖 田间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包括藕虾田块,藕虾田块外侧设置有田埂,田埂上表面设置有埂上干道,藕虾田块与田埂之间设置有养虾环沟,养虾环沟一侧贯穿铺设有进出通道,进出通道底部设置有涵管,田埂侧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养虾环沟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田埂、养虾环沟、藕虾田块与进出通道,可以达到避免小龙虾攀爬逃脱,或外源生物穿过田埂闯入,且将养虾环沟设计成上宽下窄的梯形,在尽可能降低占地空间的基础上,增大小龙虾的养殖空间,合理利用土地;通过设置进水管、排水管、第一网袋与第二网袋,可以达到对进水管的进水口进行过滤,避免进水管进水时带入外源生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藕虾共作养殖田是指用于莲藕与小龙虾同步养殖的田块,藕虾共作模式是将常规藕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即在莲藕种植期间在藕田养殖小龙虾,小龙虾与莲藕在藕田中同生共长,藕田里养小龙虾是一种先进绿色农业种养模式,小龙虾可为莲藕增肥,藕田可供小龙虾活动、觅食,二者互利共生,相得益彰。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藕虾共作养殖田莲藕养殖区与小龙虾养殖区分布不均,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攀爬逃脱的情况,且田间外源生物易经田埂闯入共作养殖田,影响共作养殖田内作物生长;
2、现有的藕虾共作养殖田其进排水管道高度差设定容易出现水流倒灌的情况,且进水管道进水容易带入外源敌害生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攀爬逃脱的情况,且田间外源生物易经田埂闯入共作养殖田,影响共作养殖田内作物生长,且进排水管道高度差设定容易出现水流倒灌的情况,且进水管道进水容易带入外源敌害生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包括藕虾田块,所述藕虾田块外侧设置有田埂,所述田埂上表面设置有埂上干道,所述藕虾田块与田埂之间设置有养虾环沟,所述养虾环沟一侧贯穿铺设有进出通道,所述进出通道底部设置有涵管,所述田埂侧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养虾环沟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有第一网袋,所述第一网袋外侧设置有第二网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田埂呈矩形框状,所述田埂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藕虾田块置于田埂内侧中部,所述田埂上表面高出藕虾田块一米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养虾环沟处于藕虾田块与田埂之间,所述养虾环沟横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养虾环沟的高度尺寸低于藕虾田块0.8-1.5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出通道两端分别衔接藕虾田块与埂上干道,所述进出通道底部截断养虾环沟,所述涵管贯穿进出通道,所述进出通道两侧通过涵管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贯穿田埂侧壁,所述进水管高于藕虾田块0.8米以上,所述排水管处于养虾环沟底部并贯穿田埂向外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网袋套在第一网袋外侧,所述第一网袋与第一网袋均采用40目尼龙网袋,所述第一网袋与第二网袋均通过捆扎固定在进水管的进水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藕虾共作养殖田间排水结构,通过设置田埂、养虾环沟、藕虾田块与进出通道,通过将田埂高度设置高于藕虾田块一米以上,将养虾环沟高度设置低于藕虾田块0.8-1.5米,将其坡比设定为1:2-3,增加养虾环沟到田埂上的距离,避免小龙虾攀爬逃脱,或外源生物穿过田埂闯入,且将养虾环沟设计成上宽下窄的梯形,在尽可能降低占地空间的基础上,增大小龙虾的养殖空间,合理利用土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0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淀效果好的钨酸钠生产用母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轮速传感器线束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