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2880.3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5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丽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富倍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4;G02B1/16;G02B5/2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 光学薄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光学薄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硅胶涂层、PET软膜、抗张力涂层、防蓝光涂层、防眩目涂层、散热涂层、防划涂层、抗静电涂层和纳米防污涂层。该防蓝光光学薄膜的防摔抗震性好,强度高,柔和不刺激,散热性好,防刮擦,不易粘灰,耐污,综合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数码产品、液晶显示屏、LED等,都会产生大量的蓝光。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的光线,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蓝光存在以下危害:1、蓝光可直达视网膜,造成近视;2、蓝光可激发褐色色素,是皮肤产生雀斑的重要原因;3、蓝光可引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VDT综合症;4、可以引发眩光;5、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6、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底损伤。
光学薄膜是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防蓝光膜,是针对蓝光辐射而研发的一种视力保护膜。其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但是,仅仅是防蓝光功能不能满足人们对防蓝光膜的使用需求,故而需要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防蓝光光学薄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防蓝光光学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光学薄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膜、硅胶涂层、PET软膜、抗张力涂层、防蓝光涂层、防眩目涂层、散热涂层、防划涂层、抗静电涂层和纳米防污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45-5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PET软膜的厚度为50-10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抗张力涂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5-3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炫目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划涂层的厚度为65-75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防污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蓝光光学薄膜的防摔抗震性好,强度高,柔和不刺激,散热性好,防刮擦,不易粘灰,耐污,综合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防蓝光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1、离型膜,2、硅胶涂层,3、PET软膜,4、抗张力涂层,5、防蓝光涂层,6、防眩目涂层,7、散热涂层,8、防划涂层,9、抗静电涂层,10、纳米防污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富倍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富倍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2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体执手座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远红外测温模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