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5964.2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举;张坤;赵官传;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更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8 | 代理人: | 王丽娜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衬套 内径 通止规检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衬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该检具包括通止规和环规,环规包括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均呈弧形,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对接后的内部形成空腔,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对接处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复合衬套位于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形成的空腔中,复合衬套的外侧壁与环规上壳的内侧壁、环规下壳的内侧壁接触,通止规自上而下伸入复合衬套的内腔中,用于检测复合衬套的内径。该检具解决了因要求检验衬套的内径是衬套压入工件后的尺寸,而无法使用内径百分表直接检验衬套的内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衬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中,复合衬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复合衬套的入厂检验过程中,因要求检验衬套的内径是衬套压入工件后的尺寸,所以无法使用内径百分表直接检验衬套的内径。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衬套内孔通止规专用检具,模拟衬套压入工件后内径尺寸,使用通止规进行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该检具的检验方式简单易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因要求检验衬套的内径是衬套压入工件后的尺寸,而无法使用内径百分表直接检验衬套的内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包括通止规和环规;
所述环规包括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均呈弧形,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对接后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对接处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复合衬套位于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形成的空腔中,复合衬套的外侧壁与所述环规上壳的内侧壁、所述环规下壳的内侧壁接触,所述通止规自上而下伸入复合衬套的内腔中,用于检测复合衬套的内径。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优选的: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对接处的左右两端通过若干个螺钉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对接处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两个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螺钉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规上壳和所述环规下壳对接后呈圆筒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对接后呈圆筒形,能够有效与复合衬套贴合,使得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与复合衬套充分接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环规上壳和环规下壳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模拟出复合衬套压入工件后的内径尺寸,配合使用通止规检验复合衬套的内径,操作简单,解决了复合衬套内径无法进行入厂检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通止规;2、环规上壳;3、环规下壳;4、螺钉;5、复合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上”、“下”、“左”、“右”、“内”和“外”均指附图中的方向,但是并不加以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衬套内径通止规检具,包括通止规1和环规,环规包括环规上壳2和环规下壳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5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粉砂浆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碎屑收集机构及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