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9463.1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聂柏松;郭德昌;黄维;王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沈敏强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分幅处预埋 灌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适用于地下建筑工程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具有地下连续墙和布置于地下连续墙内侧的内衬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墙内、紧贴该内衬墙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触面预埋有若干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上间隔设置有出浆口,该出浆口对应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分幅处布置,所述灌浆管上设有若干个进浆口,通过该进浆口对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处的脱空、张开部位进行灌浆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的灌浆管,实现了对分幅处的张开、脱空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灌浆,灌浆范围全面,效果防止了分幅处渗漏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适用于地下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建筑工程中常采用“两墙合一”结构,即地下连续墙施工期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永久运行期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的内衬墙一起作为地下结构外墙,永久结合,节省投资。
地下连续墙分幅浇筑,分幅处为混凝土竖直施工缝,缝面常出现贴合不紧密、张开现象,是天然的防渗薄弱处,同时分幅处常出现浇筑振捣不密实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分幅处渗漏风险。
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在地下连续墙分幅部位外侧灌浆,或在内衬墙钻孔注浆。地下连续墙外侧灌浆的灌浆量较大,投资较多;而内衬墙钻孔注浆时的施工较为复杂,钻孔较多影响墙面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方便、不影响墙体美观的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旨在对分幅处的张开、脱空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灌浆,有效防止分幅处渗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具有地下连续墙和布置于地下连续墙内侧的内衬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墙内、紧贴该内衬墙与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触面预埋有若干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上间隔设置有出浆口,该出浆口对应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分幅处布置,所述灌浆管上设有若干个进浆口,通过该进浆口对所述地下连续墙分幅处的脱空、张开部位进行灌浆处理。
所述灌浆管的进浆口出露于所述内衬墙内侧。
灌浆时,经灌浆设备加压后将灌浆材料送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分幅处、并填充密实。
灌浆完成后,封堵所述灌浆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的灌浆管,实现了对分幅处的张开、脱空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灌浆,灌浆范围全面,效果防止了分幅处渗漏的风险;与地下连续墙外侧的灌浆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灌浆量小,节省了投资;与在内衬墙钻孔注浆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埋在内衬墙内灌浆管的进浆口直接灌浆,且灌浆完成后对灌浆管进行封闭,施工方便且不影响墙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的的灌浆结构立面图。
图中:1、地下连续墙;2、内衬墙;3、灌浆管;4、进浆口;5、出浆口;6、分幅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地下连续墙分幅处预埋灌浆结构,具有地下连续墙1和浇筑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内衬墙2,内衬墙2内预埋有灌浆管3,灌浆管3沿地下连续墙1的分幅处布置,紧贴内衬墙2与地下连续墙1的接触面,灌浆管3的进浆口4出露于内衬墙2内侧,灌浆管3的每隔一段距离布置出浆口5,紧贴地下连续墙的分幅处6布置(实际上,地下连续墙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不可能完全紧贴,而灌浆浆液颗粒很小,完全可以从出浆口和地下连续墙的空隙之间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9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甲醇催化剂反应器卸料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