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用碳条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1191.8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慧;谭烨;赵建福;陈杰;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0 | 分类号: | F26B23/00;F26B21/0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任婷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燃烧 卷烟 用碳条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用碳条干燥装置。其包括碳条烘干组件,热风系统,及热风输送组件,所述碳条烘干组件包括设有碳条容置腔的内芯,所述热风系统包括供给热风的热风输出口,及回收使用后带有水汽的热风的水汽热风回收口,所述热风输送组件包一端与所述热风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碳条容置腔连通的热风输入管道,及一端与所述水汽热风回收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碳条容置腔连通的水汽热风输出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内芯与支座形成气孔、进气腔、出气腔及与之连通的输送管道,使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能够顺利的排出,保证了干燥过程中热风的干燥度,提高了碳条的干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用碳条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卷烟是通过对烟丝进行加热,使烟丝挥发产生尼古丁香味来满足吸烟者需求的新型烟草制品。与传统卷烟不同,在抽吸间歇加热不燃烧型卷烟的烟丝处于非燃烧状态,从而尽可能减少了烟草高温燃烧裂解产生的有害成分。加热不燃烧型卷烟按照加热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加热型、燃料加热型、理化反应加热型3类,其中以电加热型和燃料加热型居多,而又以燃料加热型技术出现最早。由于固体碳质燃料型炭加热不燃烧卷烟最接近传统卷烟的抽吸习惯和抽吸体验,是一种较容易实现消费模式迭代升级的新型烟草制品,所以目前市场上现有加热不燃烧卷烟大多为固体碳质燃料型。固体碳质燃料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支部分包括三个单元,分别为热源段、雾化段和冷却段。热源段是固体碳质燃料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为烟支提供热源的作用。固体碳质燃料型加热不燃烧卷烟热源段的主要生产工艺为:将碳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然后挤出成碳条并进行干燥,最后将碳条包裹卷制并进行分切。现有干燥设备中,采用输送带将碳条传送至烘干箱等设备中进行烘干,由于碳条与输送带接触面无法充分受热,导致干燥不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811183014.6的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碳棒烘干传送装置,其包括烘干机构、传送机构、与控制机构,烘干机构由上机罩和下机罩组成,所述上机罩和下机罩共同围成容置所述传送机构的容置腔,在所述上机罩和下机罩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干燥灯。其中,容置腔密闭,导致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汽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干燥效果,并且干燥灯发热时热源集中于一点,使容置腔内温度分布不均,温度传感器检测存在误差,不利于干燥温度参数的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碳条干燥过程中产生水汽无法排出,受热不均匀问题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用碳条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用碳条干燥装置,包括碳条烘干组件,热风系统,及热风输送组件,所述碳条烘干组件包括设有碳条容置腔的内芯,所述热风系统包括供给热风的热风输出口,及回收使用后带有水汽的热风的水汽热风回收口,所述热风输送组件包一端与所述热风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碳条容置腔连通的热风输入管道,及一端与所述水汽热风回收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碳条容置腔连通的水汽热风输出管道。
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碳条容置腔内堵塞,清理困难的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内芯包括设有第一凹槽的承接部,及可盖合所述第一凹槽槽口的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覆盖部盖合所述承接部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所述碳条容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碳条容置腔两侧设有密封圈,保证热风流向,使带有水汽的热风能够顺畅的从水汽热风回收口中排出。
为了使碳条受热均匀,且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能够充分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碳条烘干组件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有烘干通道,所述内芯通过两端分别设置的凸起悬置于所述烘干通道内,使所述内芯与所述支座间形成环形内腔,所述凸起可封闭环形内腔两端,所述环形内腔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圈将环形内腔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内芯设有若分别位于进气腔与出气腔处的气孔,所述热风输入管道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所述水汽热风输出管道与所述出气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1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