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应力盖梁施工的门洞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2410.4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财;尹景燕;门加皓;梁永杰;陈彬彪;周志华;王如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应力 施工 门洞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预应力盖梁施工的门洞支架,包括设于两墩柱内侧的支架一以及一对设于两墩柱外侧的支架二,支架一包括三个竖梁和设于三个竖梁上的横梁,支架二包括一对竖梁、设于一对竖梁上的横梁以及设于横梁上的斜撑,竖梁包括混凝土基座、若干设于混凝土基座上的支撑柱、设于支撑柱顶部的支撑台、设于支撑台顶部的钢支撑架一、设于钢支撑架一顶部的垫板一,支撑柱与混凝土基座、支撑台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一,横梁包括设于垫板一顶部的支撑板、若干设于支撑板顶部的钢支撑架二、设于钢支撑架二顶部的垫板二,支撑板与支撑台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二,人行道和车行道内两侧均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板。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防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盖梁施工的门洞支架。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目前常见的建筑物,其种类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是带有门洞的桥梁,墩柱施工后需要搭设盖梁,为了方便对盖梁进行支撑需要在下方搭设支架,且为了方便施工期间车辆和行人在桥梁下通行方便,支架上应留有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过的空隙。目前,大多支架下方直接留一个空隙,车辆和行人均从此空隙通行,车流量较大时易发生事故,且支架搭设完成后缺乏防护机构,支架上的连接件等部件掉落时容易砸伤行人,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盖梁施工的门洞支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预应力盖梁施工的门洞支架,包括设于两墩柱内侧的支架一以及一对设于两墩柱外侧的支架二,且盖梁置于支架一和支架二上,支架一包括三个竖梁和设于三个竖梁上的横梁,支架二包括一对竖梁、设于一对竖梁上的横梁以及设于横梁上的斜撑,支架一内三个竖梁之间的空隙为上下车行道,支架二内一对竖梁之间的空隙为人行道,竖梁包括混凝土基座、若干设于混凝土基座上的支撑柱、设于支撑柱顶部的支撑台、设于支撑台顶部的钢支撑架一、设于钢支撑架一顶部的垫板一,支撑柱与混凝土基座、支撑台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一,横梁包括设于垫板一顶部的支撑板、若干设于支撑板顶部的钢支撑架二、设于钢支撑架二顶部的垫板二,支撑板与垫板一垂直,支撑板与支撑台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二,盖梁底部与垫板二抵接,盖梁侧边与斜撑抵接,人行道和车行道内两侧均设有可拆卸的防护板。
特别的,钢支撑架一和钢支撑架二内部均设有网格状钢管,钢支撑架一和钢支撑架二外侧设有若干加强肋。
特别的,混凝土基座顶部设有混凝土套管,支撑柱底端插入混凝土套管内,支撑台底部设有与支撑柱对应的凹槽,且支撑柱顶端插入凹槽内。
特别的,固定机构一包括若干预埋在混凝土套管顶部的固定杆一、若干预埋在支撑台底部的固定杆二,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圆周均布设置,且固定杆一上细下粗,支撑柱外侧壁下部设有环形板一和环形板二,支撑柱外侧壁上部设有环形板三,固定杆一贯穿环形板一和环形板二,固定杆二贯穿环形板三,环形板一与混凝土套管抵接,支撑台与环形板三抵接,固定杆一上分别旋有与环形板一顶部抵接、与环形板二顶部抵接的螺母,固定杆二上旋有与环形板三底部抵接的螺母。
特别的,固定机构二包括若干组设于支撑板底部与支撑台对应的固定杆三,固定杆三贯穿垫板一和支撑台边缘,且固定杆三上旋有与支撑台底部抵接的螺母。
特别的,斜撑包括设于支架二内垫板二顶部的斜撑板、若干设于垫板二顶部与斜撑板抵接的斜撑杆一和斜撑杆二,斜撑板包括与盖梁侧边仿形的仿形板和设于仿形板顶部的水平板,斜撑杆一固设于仿形板与垫板二之间,斜撑杆二固设于水平板与垫板二之间。
特别的,支撑板和混凝土基座相对面上设有若干对与防护板对应的插槽,防护板滑动插入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一和支架二,便于将车辆和行人分离通行,安全性高,通过设置支撑板和防护板,可有效避免支架上的部件掉落进而砸伤行人的问题,防护效果好,且支架一和支架二强度高,支撑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2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控制器以及具有该控制器的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喷漆烘干房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