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2105.3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敖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普拉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柯兴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式刷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支撑板、可调支撑板和刷胶组件,固定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底板上、可调支撑板滑动设置在底板上且固定支撑板和可调支撑板呈对称设置,刷胶组件包括骨架轴、握持滚轮和双面粘性胶带,骨架轴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撑板上且握持滚轮设置在远离可调支撑板的骨架轴一端、靠近可调支撑板的骨架轴一端用于与待刷胶电感线圈卡接,双面粘性胶带用于与待刷胶电感线圈上的PIN引脚、可调支撑板粘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不用频繁更换设备,线身、铜线和PIN引脚能一次完成刷胶,有效提高刷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刷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电路系统中,电感线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市面的电感线圈是由一对线圈一圈靠一圈地缠绕在圆环上,圆环是一种绝缘管从而得线圈彼此相互绝缘,缠绕一定匝数后引出四个引脚。电感线圈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处理;一般是在电感线圈(包括线身、铜线和引脚)上刷一层固化胶层,对电感线圈进行保护并使其圈更加结实,避免电感线圈发生弯曲变形。但现在线身和铜线的刷胶是由一台设备完成,属于一个工序。引脚的刷胶需要另一台设备完成,属于另一个工序。两台设备的成本较高,且电感线圈整体的刷胶效率较低。因此对于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线身和铜线的刷胶是由一台设备完成,属于一个工序。引脚的刷胶需要另一台设备完成,属于另一个工序。两台设备的成本较高,且电感线圈整体的刷胶效率较低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不用频繁更换设备,线身、铜线和PIN引脚能一次完成刷胶,有效提高刷胶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支撑板、可调支撑板和刷胶组件,固定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底板上、可调支撑板滑动设置在底板上且固定支撑板和可调支撑板呈对称设置,刷胶组件包括骨架轴、握持滚轮和双面粘性胶带,骨架轴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撑板上且握持滚轮设置在远离可调支撑板的骨架轴一端、靠近可调支撑板的骨架轴一端用于与待刷胶电感线圈卡接,双面粘性胶带用于与待刷胶电感线圈上的PIN引脚、可调支撑板粘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刷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工序一:人将待刷胶电感线圈卡到靠近可调支撑板的骨架轴一端,之后人再将待刷胶电感线圈上的PIN引脚通过双面粘性胶带粘接到可调支撑板上、并使PIN引脚的焊点朝上,此时人能快速对PIN引脚的焊点刷胶。工序二:完成PIN引脚刷胶后,人再匀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握持滚轮,带动骨架轴顺时针或逆时针匀速转动(双面粘性胶带不会影响骨架轴),进而带动待刷胶电感线圈顺时针或逆时针匀速转动(此时完成刷胶的PIN引脚也会转动),人能对刷胶电感线圈的线身、铜线匀速刷胶,实现线身、铜线的全包覆刷胶。完成工序一和工序二后,电感线圈整体完成刷胶。不同电感线圈整的长度有差别,滑动的可调支撑板可使固定式刷胶装置适用于不同的电感线圈。这种结构的刷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不用频繁更换设备,线身、铜线和PIN引脚能一次完成刷胶,有效提高刷胶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螺栓和螺母,底板上设置有可调位置腰型孔,可调支撑板上设置有螺孔,螺栓能依次穿过可调位置腰型孔、螺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在底板和可调支撑板上。需要调节可调支撑板的位置时,通过螺栓、螺母和可调位置腰型孔实现,使固定式刷胶装置适用于不同的电感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可调位置腰型孔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固定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轴套,骨架轴穿设在轴套上并能转动且骨架轴后端位于固定支撑板和可调支撑板之间、前端位于固定支撑板前侧,握持滚轮设置在骨架轴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骨架轴上设置有凸台,待刷胶电感线圈能套设在凸台上。凸台的设置方便待刷胶电感线圈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普拉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普拉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2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医用X射线限束器的叶片运动装置
- 下一篇:变焦透镜固定与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