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晶硅半成品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2370.X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2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博文;徐斌;孙恩来;陈正飞;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顺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12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半成品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晶硅半成品转运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运仓,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门板,所述门板通过合叶连接,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磁铁,所述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力相吸,所述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开设有转运口,所述转运口的内部设置有五个隔层板,所述转运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隔层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通过设置固定板,当工作人员运输的晶硅过大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柱,使固定柱从支撑孔脱离,再把隔层板安装在另一个支撑孔内,增加隔层板间的间距,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材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晶硅半成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晶硅电池从原始硅片到制备成成品电池,需经过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制程完成的半成品需通过周转装置运输至下一道工序进行制备,周转装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运输装置的周转容量、安全、多功能、兼容性都是综合考虑的因素。
例如公开号为:CN213503678U的中国专利可知,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片转运用包装防护装置,包括箱体和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壁右侧自上而下等距焊接有第一支撑架,且其中一组第一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横向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焊接有旋转柄,所述螺杆上套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侧等距焊接有第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使用本装置时,可将硅片进行分离,使其在装箱及拿取时,更为便捷,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堆压过多,对下方的硅片造成挤压,但无法调整支撑板之间的间距,造成运输晶硅的大小不能超过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使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晶硅半成品转运装置,解决了无法快捷的调整支撑板之间间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全性高的晶硅半成品转运装置,包括:转运仓,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活动连接有两个门板,所述门板通过合叶连接,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磁铁,所述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磁力相吸,所述门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转运仓的四侧均开设有转运口,所述转运口的内部设置有五个隔层板,所述转运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用于对隔层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半成品的大小体积对隔层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减小周转次数,增加周转存储量,减小周转成本,提高装置的适应性。
较佳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撑孔,若干个所述支撑孔分别开设在转运仓的内部两侧,所述隔层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拉动孔,所述拉动孔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拉柱,所述拉柱穿过拉动孔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内部,所述拉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拉柱与固定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柱,当工作人员需要调整隔层板时,只需要外往拉动拉柱,使固定柱与支撑孔脱离,就能把隔层板拆卸下来后,安装到适合的位置,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对转运仓内的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
较佳的,所述转运仓的底面设置有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刹车片,所述万向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减振弹簧,若干个所述减振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振板,所述减振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转运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振弹簧,在运输环境不平整时,会造成转运仓内的半成品抖动,稳定性差,通过减振弹簧可以大大减少抖动的幅度,在通过刹车片防止无人看守装置时,装置出现溜滑现象。
较佳的,所述门板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视塑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顺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顺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2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噪声检测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多个麦克风的车载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