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4666.5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伍娅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略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00 | 分类号: | E04H4/00;E04H4/04;E04H4/12;F16L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水池 进出 水管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该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所述的速装模块式水池包括池体本体和支撑框架,池体本体具有包括表面层和池壁板的池壁组件结构;管道支撑于所述的支撑框架上,管道的一端通过带法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池壁板紧固连接;所述的法兰与池壁板之间密封结合;所述的管接头前端穿过池壁板上的通孔,且管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的池壁板的穿孔内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的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密封严密等优点,可有效地防止池壁的变形和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游泳池建造,是在地面上挖出一个基坑,使用混凝土浇筑加固作为池体。池体整体自重过重,使得使用环境受到局限。例如,在屋顶建泳池就存在诸多限制。另外,还有蓄水池例如自来水供水水塔等,也基本是混凝土结构。这类混凝土结构的蓄水池、游泳池等可统称为水池。它们整个施工过程都需要在现场完成,施工过程复杂繁琐,涉及到混凝土浇注、固化养护,对环境及天气要求较高,安装周期过长,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然后,在池体后期拆除的过程需要使用重型机械。并且,池体一旦被拆除,无法回收重新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引起二次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开发设计了一种速装模块式水池,如图1所示。它包括池体本体1、支撑框架2和溢流组件3。池体本体1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池沿组件11、池壁组件12和池底组件13。支撑框架2由多个装配式预制钢结构框架单元拼接连接成,支撑框架2位于池壁组件12的外围并将其包围。池壁组件12包括池壁板17和表面层14,表面层14通过水泥砂浆粘贴在无机材料池壁板17上,水泥砂浆、池壁板17和表面层14的耐候性和膨胀系数相当。无机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高强砂浆,其表面还依次复合有防水层16、防水保护层15和表面层14,防水层16为橡胶高弹防水层,防水保护层15为水泥、沙子及水的混合物。池壁板17与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
这种速装模块式水池,通过将池沿组件、池壁组件、池底组件、支撑框架和溢流组件采用标准化工厂预制件,现场施工操作方便,安装工期短,几乎不受天气情况影响,场地适应性大,并且减少了人力需求,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后期拆除方便,各组件可循环利用。
但,无论是作为游泳池还是蓄水池,涉及到进、出(回)水管的安装问题,主要问题有:(1)防渗漏问题:管道穿过池壁板17,池壁板17厚度仅为2-3cm,管道与池壁板17之间的密封问题需要解决。而传统泳池由于是位于地面以下,不存在或不怕管道与池壁之间的渗漏。(2)受力变形或相对位移问题:池壁板受水压作用受力水平向外,前端穿过池壁无机板的管道固定在支撑框架2上,两者受力大小和方向不同引起的水平方向相对位移,两者之间密封出现松动,使得使用过程中密封性能变差,导致渗漏。
对于速装模块式水池,需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而由于传统泳池、蓄水池采用20-30cm厚的混凝土池壁,并不存在上述问题,无法提供借鉴,因此需要开发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以克服上述易渗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速装模块式水池进出水管连接结构,所述的速装模块式水池包括池体本体和支撑框架,池体本体具有包括表面层和池壁板的池壁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管道支撑于所述的支撑框架上,管道的一端通过带法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池壁板紧固连接;所述的法兰与池壁板之间密封结合;所述的管接头前端穿过池壁板上的通孔,且管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的池壁板的穿孔内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
所述的管道,可以是进水管道,也可以是回水管道。
所述的池壁板由若干预制的无机板拼接形成,无机板的材质为混凝土板或石膏板等无机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略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略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4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暖水循环系统的主机
- 下一篇:直臂夹胸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