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高气密性开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6094.4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颜金战;张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气密性 开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高气密性开口结构,一号型材板与二号型材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一号接缝,一号支撑部上层板与二号支撑部上层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二号接缝,一号支撑部下层板与二号支撑部下层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三号接缝,在一号支撑部下层板和二号支撑部下层板上共同开设有以三号接缝为对称轴的下开口,下开口为圆形且与一号接缝相切,在一号支撑部上层板和二号支撑部上层板上共同开设有以二号接缝为对称轴的上开口,上开口位于下开口的上方,上开口的开口面积不小于下开口的开口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焊接后无遗漏焊道,彻底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高气密性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含吊耳结构的电池箱,由于考虑到强度要求,组成电池箱的型材和型材间的吊耳是连接在一起的且不能有缺口,电池箱箱体内部的支撑部型材为双层结构,由于特殊的内部结构,底板型材的上层无法保证气密性的情况下,型腔会充满空气,型腔内部无法焊接,气流会通过型腔内的接缝处渗漏到外部吊耳的型腔内,通过两端敞口的吊耳型腔流出,由于型腔内无法补焊,从而造成整个电池箱箱体因气密无法通过而报废,造成不必要浪费,并且产能无法达到有效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高气密性开口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高气密性开口结构,它包括组成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且相互焊接的A型材和B型材;A型材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一号型材板和一号支撑部,一号支撑部为内部中空的双层结构,包括一号支撑部上层板和一号支撑部下层板;B型材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二号型材板和二号支撑部,二号支撑部为内部中空的双层结构,包括二号支撑部上层板和二号支撑部下层板;一号型材板与二号型材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一号接缝,一号支撑部上层板与二号支撑部上层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二号接缝,一号支撑部下层板与二号支撑部下层板相互焊接并在焊接部在形成三号接缝,在一号支撑部下层板和二号支撑部下层板上共同开设有以三号接缝为对称轴的下开口,下开口为圆形且与一号接缝相切,在一号支撑部上层板和二号支撑部上层板上共同开设有以二号接缝为对称轴的上开口,上开口位于下开口的上方,上开口的开口面积不小于下开口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地,上开口为矩形的开口,矩形四个角为R弧过渡。
进一步地,一号型材板、二号型材板均沿竖直平面设置,一号支撑部沿一号型材板的底面向外水平延伸设置,一号支撑部的一号支撑部下层板与一号型材板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二号支撑部沿二号型材板的底面向外水平延伸设置的,二号支撑部的二号支撑部下层板与二号型材板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
进一步地,一号型材板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一号法兰板,一号型材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一号吊耳;二号型材板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二号法兰板,二号型材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二号吊耳。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克服了型材内部无法焊接的问题,特别是开小孔解决了板厚部分的接缝焊接的问题,本结构焊接后无遗漏焊道,彻底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型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A型材;2、B型材;3、一号接缝;4、二号接缝;5、三号接缝;6、下开口;7、上开口;11、一号型材板;12、一号支撑部;13、一号法兰板;14、一号吊耳;21、二号型材板;22、二号支撑部;23、二号法兰板;24、二号吊耳;121、一号支撑部上层板;122、一号支撑部下层板;221、二号支撑部上层板;222、二号支撑部下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6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