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笔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6339.3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韵英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笔,包括:笔体;第一支架,沿笔体的轴向设置在笔体内;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笔体的笔头端部,用于发送信号;第二电极单元,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用于屏蔽第一电极单元的发送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其中,第二电极单元适配于第一电极单元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电子笔的电极装配后容易产生位置误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触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笔。
背景技术
电容笔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书写设备,电容笔中一般会设置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用于发射信号,另一个电极根据电容笔通信协议的不同从尺寸、位置上会有不同的要求。两个电极的装配精度会影响电极的稳定性、电容笔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两个电极的装配是通过组装方式连接,受到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影响,装配后的两个电极很容易产生位置误差,进而导致两个电极位置的稳定性,以及电容笔输出信号的稳定性、一致性均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容笔的两个电极组装后产生的位置误差导致稳定性差进而影响电容笔信号传输稳定性与精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容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笔,包括:笔体;第一支架,沿笔体的轴向设置在笔体内;第一电极单元,设置在笔体的笔头端部,用于发送信号;第二电极单元,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用于屏蔽第一电极单元的发送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其中,第二电极单元适配于第一电极单元设置。
可选地,第二电极单元通过模内注塑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架上。
可选地,第一电极单元穿过第一支架,第二电极单元环绕设置在第一电极单元外。
可选地,电容笔还包括笔尖容纳部,第一电极单元穿过第一支架后进入笔尖容纳部。
可选地,电容笔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笔尖容纳部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使得笔尖容纳部在限位空间内运动。
可选地,第二电极单元为圆柱体结构。
可选地,第一支架从电容笔的笔头端部贯穿到电容笔的笔尾端部,第一支架用于固定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
可选地,第一支架的前端部包含一套管,第一电极单元穿过套管进入笔尖容纳部;第一支架的前端部向电容笔的笔尾端部方向的一侧设置适于固定电路板以及电源的结构。
可选地,电容笔还包括电路板以及电源,电路板和电源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均与电路板连接;电容笔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固定以固定电路板和电源。
可选地,电路板为两个,两个电路板分别位于电源的左右两侧,两个电路板连通;第二支架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与两个电路板配合。
可选地,电容笔包括笔尖,笔尖包括塑胶部和第一电极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电极单元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上,其位置稳定。在进行装配时,只要保证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一支架之间的装配位置精度,即可保证两个电极之间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电容笔内电极结构的位置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容笔的两个电极装配后容易产生位置误差,提高了电容笔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和信号的准确性、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6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成型模具斜导柱孔及其靠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