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6789.2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梅;陈本成;周万青;孙秀茁;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0;C10B39/02;C02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王婷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熄焦 循环 烟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其供液主管连通多个进液支管的进液口,以向多个进液支管输送换热液体,多个进液支管的进液口与供液主管的连通处沿供液主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多个进液支管的出液口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换热部件的进液口,以向对应的换热部件输送换热液体,多个换热部件的进气口用于一一对应连通多个干熄炉的出气口,以接收对应的干熄炉产生的烟气;流量控制组件设在多个进液支管上,并能够连接上位机,以根据上位机的控制,控制流经各换热部件的换热液体的流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能够使流经各换热部件的与换热液体发生换热后的烟气的温度达到相同的预设温度,从而提高干熄焦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背景下,钢铁企业和焦化企业的熄焦工艺逐渐由湿熄焦工艺向干熄焦工艺转变,干熄焦工艺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熄焦工艺,干熄焦工艺在将红焦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干熄炉会产生温度约900℃(摄氏度)-980℃的烟气,这些烟气会先进入干熄焦锅炉换热冷却,再进入热管换热器与进入热管换热器的除盐水换热冷却至约135℃,冷却后的烟气进入干熄炉循环再利用,升温后的除盐水经除氧后进入干熄焦锅炉循环再利用。
但是,当多个干熄焦装置产生的烟气一一对应的进入多个热管换热器,一个供水主管通过多个进水支管一一对应的向多个热管换热器输送除盐水时,除盐水会自供水主管的进水口依次流经多个进水支管与一个回水主管的多个连通处,而由于与供水主管的进水口距离不同的热管换热器的阻力不同,因此,与供水主管的进水口距离不同的热管换热器的除盐水的流量也不同,这就会造成流经与供水主管的进水口距离不同的热管换热器的烟气的温度不同,而由于烟气中含有硫化物,温度过低的烟气会在热管换热器中冷凝,对热管换热器造成低温腐蚀,而温度过高的烟气进入干熄炉,会使得其对红焦的降温效果较差,导致干熄炉排焦的温度较高,影响运输的皮带的寿命,进而影响干熄焦装置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其能够使流经各换热部件与换热液体发生换热后的烟气的温度达到相同的预设温度,从而提高干熄焦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干熄焦循环烟气换热装置,包括供液主管、多个进液支管、多个换热部件和流量控制组件,其中,所述供液主管与多个所述进液支管的进液口连通,且多个所述进液支管的进液口与所述供液主管的连通处沿所述供液主管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供液主管用于向多个所述进液支管输送换热液体,多个所述进液支管的出液口与多个所述换热部件的进液口一一对应连通,用于向对应的所述换热部件输送所述换热液体,多个所述换热部件的进气口用于与多个干熄炉的出气口一一对应连通,以接收对应的所述干熄炉产生的烟气与所述换热部件中的所述换热液体发生换热;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置在多个所述进液支管上,并能够与上位机连接,用于根据上位机的控制,通过控制流经各所述进液支管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来控制流经各所述换热部件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包括多个流量调节部件和多个流量检测部件,其中,多个所述流量调节部件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进液支管上,并能够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上位机的控制,调节对应的所述进液支管中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
多个所述流量检测部件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进液支管上,且能够与所述上位机连接,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进液支管中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并将检测到的对应的所述进液支管中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发送向所述上位机。
可选的,所述流量调节部件包括电动阀或气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