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桅杆总成及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7173.7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黎伟福;张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19/08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桅杆 总成 钻机 | ||
1.一种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杆(51)、变幅机构(53)、第一钻杆钻具(55)、第二钻杆钻具(57)、桅杆油缸(59)、吊锚架(61)、随动架(63)、加压油缸(65)和动力头(67),所述变幅机构(53)的一侧用于连接于旋挖钻机的上车(30),所述变幅机构(53)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桅杆(51)和所述桅杆油缸(59)的一端连接,所述桅杆油缸(5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桅杆(51),所述桅杆(51)包括下桅杆(512)和子桅杆(514),所述子桅杆(514)用于与所述下桅杆(512)连接,所述吊锚架(61)设于所述下桅杆(512)顶部或所述子桅杆(514)的顶部,所述随动架(63)和所述动力头(67)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桅杆(51)上,所述第一钻杆钻具(55)和所述第二钻杆钻具(57)择一地连接于所述随动架(63),所述加压油缸(65)设于所述桅杆(51)上,并连接于所述动力头(6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机构(53)和所述桅杆油缸(59)连接于所述桅杆(51)的所述下桅杆(5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总成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桅杆总成(5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吊锚架(61)连接于所述下桅杆(512)的顶部,所述第一钻杆钻具(55)连接于所述随动架(63);所述桅杆总成(5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吊锚架(61)连接于所述子桅杆(514)的顶部,所述第二钻杆钻具(57)连接于所述随动架(6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51)的所述下桅杆(512)包括设于顶部的下桅杆连接板(5122);所述子桅杆(514)上分别设有位于所述子桅杆(514)顶部的标准节顶板(5142)和位于所述子桅杆(514)底部的标准节底板(5144),所述标准节顶板(5142)用于和所述吊锚架(61)连接,所述标准节底板(5144)用于和所述下桅杆(512)的所述下桅杆连接板(5122)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顶板(5142)和所述标准节底板(5144)均为从所述子桅杆(514)的侧壁朝外延伸形成法兰状结构,所述标准节顶板(5142)和所述标准节底板(5144)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当所述子桅杆(514)连接于所述下桅杆(512)时,紧固件穿过所述子桅杆(514)的所述标准节底板(5144)和所述下桅杆(512)的所述下桅杆连接板(5122)将所述子桅杆(514)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桅杆(5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桅杆(514)的侧壁由后墙板(5150)、前墙板(5151)、加强筋(5152)、侧加强板(5153)和内衬板(5154)组成,所述后墙板(5150)为一侧开口的框形,所述前墙板(5151)连接于所述后墙板(5150),且封闭所述后墙板(5150)的开口侧,所述加强筋(5152)固定于所述前墙板(5151)外侧,所述侧加强板(5153)固定于所述后墙板(5150)外侧,所述内衬板(5154)固定于所述后墙板(5150)内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板(5151)上形成朝向所述后墙板(5150)一侧的凹陷,所述加强筋(5152)设于凹陷内;所述加强筋(5152)和所述侧加强板(5153)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墙板(5151)和所述后墙板(5150)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锚架(61)包括前滑轮(612)和后滑轮(614);所述前滑轮(612)的中心和所述后滑轮(614)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和/或所述前滑轮(612)和所述后滑轮(614)的外径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油缸(65)均沿所述下桅杆(512)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下桅杆(512)上。
10.一种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桅杆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71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育雏自动饮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压盘铆钉孔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