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8445.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阳神州玻璃器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制品 生产 退火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退火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上盖,所述底座与上盖组成密闭圆筒形结构,所述上盖顶部对称设有伸入其内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有控温环,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引气口,所述控温环与引气口通过引气管相互连通,所述控温环上开设有出气缝。通过控温环、引气口和引气管的相互配合,引气口外接引气设备,使得控温环可稳定输出温度可控的气体,通过梯度调节引气的温度,从而使得需退火的玻璃成品缓慢降温,且降温速度可人为控制,同时降温更加均匀,控温环可根据玻璃成品直径大小选择,减小控温环与玻璃成品间的间隙,提升退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退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出炉的玻璃成品进行退火处理,使得玻璃成品在退火设备中缓慢降温,从而达到减少玻璃内部集中应力的形成,进而提升玻璃品质,提升玻璃的抗损伤能力,然而在退火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退火设备采用保温自行退火的方法,会使得玻璃成品退火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且玻璃制品内外退火速率不一致,使得仍会出现较大的内部应力,降低玻璃品质,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上盖,所述底座与上盖组成密闭圆筒形结构,所述上盖顶部对称设有伸入其内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设有控温环,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引气口,所述控温环与引气口通过引气管相互连通,所述控温环上开设有出气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从底座底部伸出,且旋转轴底端设有配合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开设有送料口,所述上盖顶部设有对称的抬升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定位环,用于固定伸缩杆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气口外接引气设备,用于为控温环提供降温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温环为中空环形结构,所述控温环的周圆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气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温环、引气口和引气管的相互配合,引气口外接引气设备,使得控温环可稳定输出温度可控的气体,通过梯度调节引气的温度,从而使得需退火的玻璃成品缓慢降温,且降温速度可人为控制,同时降温更加均匀,控温环可根据玻璃成品直径大小选择,减小控温环与玻璃成品间的间隙,提升退火效率。
2、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定位环,便于用户自行调节控温环高度,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旋转盘,可外界旋转器与配合齿轮相连,使得需退火的玻璃成品在设备内部保持匀速旋转,减少因温控环引气不均匀导致的退火速率不均匀的情况,提升设备退火的均匀性,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退火设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5位图3中B-B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阳神州玻璃器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凤阳神州玻璃器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8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体发泡模具、箱胆和冰箱
- 下一篇:一种四面叉车运输的免托盘集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