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6829.1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7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赖梅东;吴属连;赵建成;黄静;侯萌萌;姜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681;B01D46/4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尧娟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减污降碳 二氧化碳 废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回收主机和圆管,所述回收主机上固定连接有圆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扇叶、竖板和清理刷,在二氧化碳废气经过圆管时推动扇叶转动,使得扇叶带动竖板及其上的清理刷转动,通过清理刷对过滤网进行清除操作,一方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废气中的杂质,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壳对杂质进行收集,降低污染;通过设置有第一环形壳、第二环形壳和圆壳,当二氧化碳废气通过圆管时,可以利用第一环形壳、第二环形壳和圆壳对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连接管和固定管提高吸收效率,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降碳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减污降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气,为了保护环境对于二氧化碳废气的排放有严格的控制,此时就需要使用到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现有技术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会因为二氧化碳废气中带有的杂质导致管道的堵塞,不仅不利于对二氧化碳废气的回收处理操作,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现有技术的一大不足,还有就是,二氧化碳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在处理时会白白的浪费掉,造成能源的浪费,不利于使用,这是现有技术的另一不足。基于以上的原因,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易堵塞和能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所述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具有减污降碳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回收主机,所述回收主机上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壳,所述第一环形壳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贯穿圆管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壳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壳,所述第二环形壳内设置有圆壳,所述第一环形壳与第二环形壳之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贯穿第一环形壳和第二环形壳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壳与圆壳之间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两端分别贯穿第二环形壳和圆壳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圆壳侧壁中心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竖板,所述竖板靠近第一环形壳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远离竖板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分别与第一环形壳、第二环形壳和圆壳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远离圆壳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圆管位于竖板下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下侧设置有收集壳,所述收集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侧壳,所述侧壳呈弧形设置,所述侧壳与圆管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收集壳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侧的侧壳内腔,所述收集壳靠近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槽,所述侧壳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插入到插槽内,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圆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侧壳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呈Y形设置,所述支架与圆管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呈圆形设置,所述过滤网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壳外径。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呈Z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侧壳靠近圆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圆管的外侧壁前后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活动块与弧形槽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板远离活动杆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6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