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8504.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0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梁秋柳;黄祖海;卓文彬;唐太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程文栋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模块 电线 总成 | ||
1.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高音电喇叭负插件、高音电喇叭正插件、外温传感器插件、充电口盖执行器插件、慢充接口插件、快充接口插件、低音电喇叭负插件、低音电喇叭正插件、接行人警示发声控制器插件、喷水电机插件、右前大灯高度调节器插件、右前照灯插件,所述高音电喇叭负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二电线、第三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高音电喇叭正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二电线、第四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外温传感器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六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八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慢充接口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快充接口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二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低音电喇叭负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四电线、第十六电线、第十八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低音电喇叭正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四电线、第十六电线、第十七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接行人警示发声控制器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四电线、第十五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喷水电机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九电线、第二十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右前大灯高度调节器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九电线、第二十一电线、第二十二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所述右前照灯插件通过第一电线、第五电线、第七电线、第九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九电线、第二十一电线、第二十三电线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的交点和第一电线与第五电线的交点重合,所述第三电线与第二电线的交点和第二电线与第四电线交点重合,所述第十三电线与第十九电线的交点和第十三电线与第十四电线交点的重合,所述第十四电线与第十五电线的交点和第十六电线与第十四电线交点的重合,所述第十六电线与第十七电线的交点和第十六电线与第十八电线的交点重合,所述第十九电线与第二十电线的交点和第十九电线与第二十一电线交点重合,所述第二十一电线与第二十二电线的交点和第二十一电线与第二十三电线的交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第二电线、第五电线、第六电线、第七电线、第八电线、第九电线、第十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二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四电线、第十五电线、第十六电线、第十七电线、第十八电线、第十九电线、第二十电线、第二十一电线、第二十二电线、第二十三电线外采用阻燃波纹管包扎,所述第三电线、第四电线外套封闭口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线、第四电线外各贴有一个黄色标识,所述第一电线和第十九电线上均设有2个7*12扎带卡扣,所述第七电线、第八电线、第十一电线、第十三电线、第十九电线上均设有1个扎带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端模块电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电线束总成inline第一接插件尾部设有1个有后护壳,所述高音电喇叭正插件、高音电喇叭负插件、低音电喇叭正插件、低音电喇叭负插件上均设有一个护套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双飞汽车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8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栓自动筛选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织面料复合面表面杂物去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