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3420.2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华忠;谭运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世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样装置。加样装置包括样本针及驱动机构,样本针安装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加样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其中,检测机构包括接触检测组件及供液部,接触检测组件包括本体和检测部,本体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本体内部设有检测腔;供液部的一端与样本针连通,检测腔与供液部连通,检测部安装在检测腔的底部,以使检测部能够检测检测腔内部的压力。本申请中检测部与样本液直接接触的检测方式相比于间接通过气泡传感器检测气泡的检测方式而言,便于更加精准的检测仪器管道内样本液的流动状态,实现提前预警以及及时预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领域最为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为体外诊断,是指采集人体的体液、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等进行化学成分或者化学反应的分析,从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的有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分子诊断法,这些诊断方法通常采用自动加样装置来实现样本(或试剂)的加样和转移工作。
使用加样装置加样时,往往可能因为仪器管路连接的复杂性以及长时间使用等因素,导致仪器管路接口发生松动或者损坏,进而导致发生漏液或者漏气等故障。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仪器管道的外周安装有气泡传感器,实时检测透明仪器管道中的气泡,以此检测出仪器管道是否发生漏液或者漏气等故障,但在实际应用中,气泡传感器只能识别较大的气泡,细微变化无法判断识别,检测精度比较低,并且仪器管道长时间使用后会变黄,检测精度会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样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的检测仪器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样装置,包括样本针及驱动机构,样本针安装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加样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其中,检测机构包括接触检测组件及供液部,接触检测组件包括本体和检测部,本体安装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本体内部设有检测腔;供液部的一端与样本针连通,检测腔与供液部连通,检测部安装在检测腔的底部,以使检测部能够检测检测腔内部的压力。
可选地,供液部包括第一供液管和第二供液管;第一供液管的第一端与检测腔的第一端连通,第二供液管的第一端与检测腔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供液管的第二端与样本针连通。
可选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保护部,第一保护部开设有第一保护通孔,第一保护部穿设于本体内部,第一保护通孔与检测腔连通,第一供液管穿设于第一保护通孔内;
和/或,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保护部,第二保护部开设有第二保护通孔,第二保护部穿设于本体内部,第二保护通孔与检测腔连通,第二供液管穿设于第二保护通孔内。
可选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保护部,第一保护部开设有第一保护通孔,第一保护部穿设于本体内部,第一供液管穿设于第一保护通孔内,第一供液管靠近检测腔的端面形成有第一翻边;
本体开设有第一阶梯孔,第一阶梯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第一端面,第一保护部穿设于第一孔段内,以将第一翻边压靠在第一端面上,第一保护通孔与第二孔段连通,第二孔段与检测腔连通;
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保护部,第二保护部开设有第二保护通孔,第二保护部穿设于本体内部,第二供液管穿设于第二保护通孔内,第二供液管靠近检测腔的端面形成有第二翻边;
本体开设有第二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包括第三孔段和第四孔段,第三孔段和第四孔段之间形成有第二端面,第二保护部穿设于第三孔段内,以将第二翻边压靠在第二端面上,第二保护通孔与第四孔段连通,第四孔段与检测腔连通。
可选地,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均与本体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世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世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3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电动升降柱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工位投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