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7824.9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云;张飞飞;李康康;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1/08 | 分类号: | C10B41/08;C10B2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43400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炉顶 水封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包括水封盒、防护环盖和补水控制机构;其中,所述水封盒内腔安装有焦炉炉顶,防护环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封盒上部,且防护环盖上部内环壁固定粘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补水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防护环盖上,密封橡胶圈密合搭接在焦炉炉顶上面。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水封盒上部安装带有密封橡胶圈的防护环盖从而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水封盒内,也会可以大幅度的缓解水封盒内的水源蒸发的速率,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的炉顶水封槽使用水及上升管水封槽使用水皆为复用水,水封槽水满之后溢流至地下室集水坑,再由离心泵打入生化处理,这样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大生化处理负担。
经检索公告号CN 212741226 U公开了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包括地下室集水坑,虽然该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了复用水的循环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炉顶水封槽和上升管水封槽内的液位自动调节的功能。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的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结构都是敞口裸露设置,这就是导致水封盒内的水分蒸发,并且外部的灰尘以及杂物会落在水封盒内造成水封水位不准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包括水封盒、防护环盖和补水控制机构;
其中,所述水封盒内腔安装有焦炉炉顶,防护环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水封盒上部,且防护环盖上部内环壁固定粘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补水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防护环盖上,密封橡胶圈密合搭接在焦炉炉顶上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补水控制机构包括防护盒、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顶杆、空心浮球以及安装有电磁阀门的进水管;
其中,所述防护盒固定在所述防护环盖上部,PLC控制器固定在所述防护盒上部,顶杆上部活动贯穿于防护环盖并插接在所述防护盒内腔,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防护盒内腔底部,空心浮球固定在所述顶杆的下端部,且空心浮球设置在所述水封盒内腔,电磁阀门固定接通在进水管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杆上端部固定有横杆,且横杆与压力传感器竖直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封盒侧壁中部偏上位置固定连通有泄压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经 PLC控制器与电磁阀门的电性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水封盒上部安装带有密封橡胶圈的防护环盖从而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水封盒内,也会可以大幅度的缓解水封盒内的水源蒸发的速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炉顶水封循环补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系运行示意图。
图中:1、水封盒;2、顶杆;3、空心浮球;4、防护环盖;5、防护盒;6、PLC控制器;7、压力传感器;8、焦炉炉顶;9、密封橡胶圈;10、进水管;11、电磁阀门;12、泄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7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焦炉煤气管网冷凝水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旋喷桩扩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