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56036.6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9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李金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电网 防雷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避雷针起到防雷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为避雷针设计了扩展安装机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中心固定主避雷针,同时在安装座边缘设置插槽,在此基础上将带有插键的支架固定在安装座边缘,由于支架上设置有副避雷针,因而可将若干副避雷针安装于主避雷针外周,从而形成集束状排布。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底部设计为嵌套结构,内外套管利用顶丝固定,从而可调节内套管的位置,进而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避雷针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实现,而且具有安装简便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既是对直击雷的防护,由接闪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引下线、接地体,作用是接闪、泄放雷电流,通过该措施可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大地。内部防雷主要由屏蔽、等电位、过电压保护和安全距离等组成,其作用是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
现有技术中,常规线路避雷器是开放的空气间隙。采用导线与输电线路连接,另设导线的接地,两导线的另一端相隔一定距离构成空气间隙的两个电极,调节间隙距离可确定其击穿电压,击穿电压的设定应略高于输电线的工作电压,这样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空气间隙相当于开路,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工作。这种模式在常规状态下能够起到一定的防雷保护作用,但在空旷环境下的高架电网上,其引流作用往往低于高架塔杆,因此防雷保护效果相对较弱,遭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以解决常规避雷针防雷保护效果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基板,外套管,内套管,顶丝,托盘,安装座,插槽,支架,插键,副避雷针,主避雷针,支撑腿,底脚,其中,在基板上具有外套管,在外套管中插接有内套管,在外套管上丝接有顶丝,顶丝顶压在内套管上,在内套管的顶端具有托盘,在托盘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在安装座的边缘具有若干插槽,在支架的端部具有插键,插键插接在插槽中,在支架上具有副避雷针,在安装座上具有主避雷针,在外套管的外部具有若干支撑腿,在支撑腿的底端具有底脚。
作为优选,在托盘与安装座之间具有若干支撑杆。
作为优选,支撑腿有四根,所述四根支撑腿均布于外套管外周。
作为优选,外套管的轴线与内套管的轴线相互重合。
作为优选,副避雷针与支架焊接固定,主避雷针与安装座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该技术方案采用避雷针起到防雷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为避雷针设计了扩展安装机构。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中心固定主避雷针,同时在安装座边缘设置插槽,在此基础上将带有插键的支架固定在安装座边缘,由于支架上设置有副避雷针,因而可将若干副避雷针安装于主避雷针外周,从而形成集束状排布。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底部设计为嵌套结构,内外套管利用顶丝固定,从而可调节内套管的位置,进而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避雷针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实现,而且具有安装简便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
1、基板 2、外套管 3、内套管 4、顶丝
5、托盘 6、安装座 7、插槽 8、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6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保护盒
- 下一篇:一种适用性高的灯带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