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井口负压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76333.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加诚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1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文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井口 负压采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井口负压采气装置,通过增设撬装负压采气装置本体,降低井口压力,增大井底与井口压力差,提高采出天然气产量,并将天然气和采出液增压打入管线,实现低压天然气井口采气,同时通过增设负压罐I气体流量计、负压罐I液体流量计、负压罐II气体流量计、负压罐II液体流量计,由此实现气液产量计量,实现稳产增产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PLC和控制阀组件的配合使用,即可实现集成管路组件的导通和关闭,并且通过负压罐、循环泵、控制阀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负压抽吸和增压,撬装负压采气装置本体内增设的多个负压罐通过抽吸过程和增压过程相互切换实现连续对井口天然气进行负压采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天然气井口负压采气装置,具体涉及天然气井口采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对于只有单相气存在的,我们称之为气藏。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呈现出井筒积液严重、间歇性生产等特点,从而造成产气量下降,此时新开发的天然气井口压力会高于地面集输压力,并且随着气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天然气井口压力会随着开采气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当天然气井口压力低于或等于地面天然气集输最低压力要求时,容易导致出现由于井口压力低而无法继续生产的弊端。对于低压天然气井口采气,若采用传统的井口高压节流采气工艺是无法满足采气生产的要求。因此对于井口压力过低的天然气井口往往需要采取井下作业措施提高井底压力,从而提高井口压力,使其满足井口压力高于集输最低压力的要求。现有的井下措施一般采用射流涡流采气,采用射流涡流采气是利用井下涡流工具(螺杆式压缩机增压进行负压采气)将井筒中的垂直向上运动的流体改变为螺旋向上运动,从而形成螺旋涡流,但是上述井下措施仅对部分井底增压有效果,对于无法通过井下措施实现增压的天然气井往往只能废弃,由此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并造成较大的损失。
此外,现有的技术对于低压天然气井口采气来讲,存在以下缺点:
(1)井下作业措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井下作业措施并不能完全起到增加井下压力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井下作业措施复杂,费用高;
(2)低压天然气井大多为开发末期的天然气井口,可采储量少,井下作业措施提高压力效果差,费用高、投资效益低;
(3)每口井需要配套针对性的井下作业措施,不具有通用性,作业成本高,不适宜于大范围内推广与使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786334U公开了一种负压采气工艺管柱,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套管、油管、气举阀、单流阀,在气举阀和单流阀之间装有采气封隔器,采气封隔器的上接头螺纹连接气举阀下面的油管,采气封隔器的下椎体螺纹连接单流阀上面的油管,主要应用于油田低渗透气藏能量较低或开发晚期,延长天然气相对稳产时间,同时,被谁封隔在渗透区的天然气通过排水采出,提高采收率。中国专利CN206722813U公开了一种利用原井气源循环排水采气的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天然气井中都设有套管,在套管内预设生产管柱,在生产管柱中下入排水采气管柱,在排水采气管柱内下入若干个气动排水采气泵;生产管柱顶端两侧开口为天然气进口,排水采气管柱顶端开口为气液混合物出口,气液混合物采出分离后,部分天然气进入生产管柱和排水采气管柱环空通过气动排水采气泵抽排地层气与水,气动排水才气泵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接头、混合管、负压腔、中间壳体、下接头,在中间壳体的内部设有气液进口,另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上端连接有气嘴。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原井气源作为原动力,可以实现气井长期有效开发,从而提高天然气最终采收率。比较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本申请所提出的“对于无法通过井下措施实现增压的天然气井往往只能废弃,由此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并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加诚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加诚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6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