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0380.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富;李艺柯;袁辛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盛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0 | 分类号: | F16S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薄板 紧固 变形 消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包括薄板以及开设于薄板边缘位置处用于压铆的连接孔,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的周围开设有多条用于释放应力的割缝,多条所述的割缝均为直线割缝,所述割缝分为第一割缝和第二割缝;所述第一割缝具有三条,且分别位于连接孔的三侧;所述第二割缝具有两条,且位于第一割缝的外围,以及两条第二割缝将三条第一割缝之间形成的两个缺口覆盖。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压铆后产生的应力有效释放,有效避免薄板因应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体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薄板在生产后,需要在其边缘位置处的连接孔上进行压铆操作,以实现进一步装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在连接孔上压铆上对应的压铆件后,压铆件会挤压连接孔并且对薄板产生挤压应力,导致薄板上的应力不均匀,进而导致薄板发生弯曲的情况,影响到薄板的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能够将薄板上的应力进行有效释放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能够将压铆后产生的应力有效释放,有效避免薄板因应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包括薄板以及开设于薄板边缘位置处用于压铆的连接孔,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的周围开设有多条用于释放应力的割缝。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条所述的割缝均为直线割缝。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割缝分为第一割缝和第二割缝;
所述第一割缝具有三条,且分别位于连接孔的三侧;
所述第二割缝具有两条,且位于第一割缝的外围,以及两条第二割缝将三条第一割缝之间形成的两个缺口覆盖。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割缝为激光割缝。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割缝的宽度为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连接孔上压铆操作后,压铆件对连接孔以及连接孔周边产生的挤压力通过割缝释放,有效避免了挤压力延伸至整块薄板而导致整块薄板发生弯曲变形的问题,提升薄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所展示的连接孔和割缝在薄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金属薄板压铆紧固件变形消除结构,包括薄板1以及开设于薄板1边缘12位置处用于压铆的连接孔11,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11的周围开设有多条用于释放应力的割缝2。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多条所述的割缝2均为直线割缝。该直线割缝2分布于连接孔11非对应薄板1边缘12的其他侧面上,以将连接孔11除去对应薄板1边缘12的其余侧面进行覆盖,从而将压铆件对连接孔11产生的挤压应力限制在直线割缝2区域内,最后通过直线割缝释放。连接孔11朝向薄板1边缘12释放的挤压应力直径通过薄板1边缘释放,因此在连接孔11朝向薄板1边缘的一侧上无需设置割缝,以保证连接孔11所在的区域与薄板1整体之间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盛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盛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0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米分级精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