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0508.X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斌;刘永;涂广森;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电池 模组 加热 加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包括:机架,设有一加压进出通道;加压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两侧;托盘顶升机构,设于所述加压进出通道内;托盘矫正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两侧,且每所述加压机构沿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进出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布置有一所述托盘矫正机构。通过托盘顶升机构将模组托盘和电池模组顶升,后通过托盘矫正机构对模组托盘进行矫正,实现精确定位,最后再对加热膜进行加压。将加压和矫正分开独立设置,矫正的推力作用在模组托盘上,不和电池模组接触,加压的推力和定位的推力互不干扰,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加热膜加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方形电池模组在贴加热膜后,需要对加热膜进行加压,确保加热膜贴牢固。现有加热膜加压基本上采用人工压装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粘合率难以保证,经由此工序生产的产品一致性较低,且容易出现电池模组受压不均,而导致电芯受压过载而损坏的情况。
为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110138274.7,申请日2021.2.1,公开号CN112820928A,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双侧加热膜的自动加压专机,具有双侧同步压装、占地空间小、产品切换简便、兼容性好等优点,有效解决电池模组双侧加热膜压装工序存在的共性问题。
但是,该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模组托盘载着电池模组在倍速链传送机构上运输,各个模组托盘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该专利技术没有校正机构,其通过加压机构推动电池模组进行加压并校正。由于各种型号的电池模组的重量不一,对于较重的电池模组其存在推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加压加热膜不达标的情形出现。
且由于电池模组加上模组托盘的重量较重,需要加压机构施加较大的力,而这个校正所需的推力和加压加热膜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存在校正所需的推力>加压加热膜所需的推力的情形,又因电池模组是易爆物品,其本身所受的压力有限制,不能太大,不然容易压爆,这就造成这种将加压机构和校正融合为一体的情形,其使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将加压和矫正分开独立设置,矫正推力作用在模组托盘上,不和电池模组接触,加压的推力和定位的推力互不干扰,使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形电池模组加热膜的加压装置,包括:
机架,设有一加压进出通道;
加压机构,有两个,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两侧;
托盘顶升机构,设于所述加压进出通道内,并位于两所述加压机构中间;
托盘矫正机构,有四个,固定于所述机架上,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两侧,且每所述加压机构沿所述加压进出通道的进出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布置有一所述托盘矫正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顶升机构包括:
顶升支架,固定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加压进出通道内;
第一气缸,有两个,固定于所述顶升支架,且活塞杆竖直朝上布置;
承载座,固定于两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并呈水平布置;
定位销,固定于所述承载座上;
第一检测装置,固定于所述承载座上,用于检测所述承载座被顶升到位后,和模组托盘是否接触到位;
万向球,有若干个,并等高固定于所述承载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顶升机构还包括:
直线轴承,有两个,固定穿设于所述顶升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0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