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提把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6553.6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山;蔡元博;蔡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金山;蔡元博;蔡友博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刘子文;钱莺勤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兰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容器 | ||
一种具有提把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沿着其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环部,环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剖沟,第一剖沟将环部分割形成第一提把及完全连接于容器本体周缘的第一缘部。此外,环部还可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剖沟,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位于环部的相对两侧,第二剖沟将环部分割形成第二提把及完全连接于容器本体周缘的第二缘部。第一提把及第二提把仅末端连接于容器本体周缘而可被拉起做为提把。提把结构简单而易于生产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把的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提把的容器,在提把上的设计大多还是稍显复杂。因此,亟需一种提把结构简单而易于生产成型的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具有提把的容器,提把结构简单而易于生产成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提把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沿着其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环部,环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剖沟,第一剖沟将环部分割形成第一提把及完全连接于容器本体周缘的第一缘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环部还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剖沟,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位于环部的相对两侧,第二剖沟将环部分割形成第二提把及完全连接于容器本体周缘的第二缘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的长度相同,使第一提把及第二提把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剖沟及第二剖沟的长度不同,使第一提把及第二提把的长度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容器本体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底壁及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底壁及侧壁共同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开口沿着其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壁为圆形板,侧壁为圆筒。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壁为方形板,侧壁为方形筒。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容器本体包括盒体及盖体,盒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盖体盖合于盒体的开口以封闭容置空间,盖体底端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环部。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容器的环部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容器的环部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容器的环部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容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金山;蔡元博;蔡友博,未经蔡金山;蔡元博;蔡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6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