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负压动力的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8619.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8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杨视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动力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负压动力的负压引流器。包括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的负压引流罐,负压引流罐的上端连接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止流阀;所述负压引流罐中设有活塞,所述负压引流罐的上部形成存放液体的引流腔,下部形成调节活塞位移的调节腔;所述负压引流罐的侧壁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调节腔中或调节腔外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活塞,使其向下移动调节引流腔中的负压。该技术方案中,该装置只要使用驱动组件调节活塞下移既可实现负压引流,而驱动组件的调节便利性相较于手压方式简单快速许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负压动力的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同时发展的还有利于术后恢复用的各项装置,由于在骨关节腔及腹腔胸腔等密闭手术后,体内会产生积液,如果积液不能够及时排出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伤口发炎,从而产生术后感染的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术后的积液引流器广泛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传统的引流器多采用人工操作,比如手动按压引流袋的方式,此类引流方式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操作较为困难,同时由于积液排出的时间较长,并容易对院内环境造成污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外,还有通过电动引流器的方式抽取液体,但是该设备对场地有要求且准备工作较为繁琐。因为需要一种较手动按压方式更为高效率、快捷且没有设备场地束缚的引流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负压动力的负压引流器,该引流器操作简便,实现快速排液,且摆脱大型设备的场地束缚,能够控制负压精度,从而精确排液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的负压引流罐,负压引流罐的上端连接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止流阀;所述负压引流罐中设有活塞,所述负压引流罐的上部形成存放液体的引流腔,下部形成调节活塞位移的调节腔;所述负压引流罐的侧壁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调节腔中或调节腔外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活塞,使其向下移动调节引流腔中的负压。该技术方案中,在负压引流罐中设置活塞将罐体分成两部分,其中,活塞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挤压下部的调节腔,从而增加上部引流腔的负压,使引流管外的液体能够流入引流腔内;相较于传统挤压的引流方式,该装置只要使用驱动组件调节活塞下移既可实现负压引流,而驱动组件的调节便利性相较于手压方式简单快速许多。此外,负压引流罐的容量刻度线是可与活塞所在高度对应的,驱动组件在调节活塞位置时,能够控制活塞停留在某一刻度线上,从而使负压吸取的液体得到精确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调节腔中,包括弹簧和调节卡片,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塞与调节腔底部,所述调节卡片可转动设置在调节腔底部并压住弹簧的端部,所述调节卡片的中心向负压引流罐外延伸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拨片。该技术方案中,弹簧两端连接活塞,以及负压引流罐的底部,调节卡片压住弹簧最下面的一圈,在拨片转动时,调节卡片沿着弹簧一圈一圈将弹簧往下压,因此弹簧将活塞往下拉,引流腔中的负压增加,罐外的液体往引流腔中流入;由于拨片转动圈数是可调的,因此活塞下移的距离也是可调的,能够精准导液。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调节腔外,所述驱动组件为注射器,所述调节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注射器相配合的注射口,所述注射口上安装有硅胶圈。该技术方案中,注射器抽取调节腔中的空气,调节腔中的压强小于引流腔中的压强,为了平衡压强,因此活塞向下移动,引流腔中的压强小于罐外的,液体往引流腔中流入;此外,注射器上有抽取空气的体积量,因此活塞向下移动的位移量也是可调的,其抽取液体量也是可精准抽取。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端部设有引流套筒,所述引流套筒呈喇叭状,所述引流套筒的开口端设有硅胶堵片。该技术方案中,负压引流罐的上方的引流管套设有多种部件,因此不便更换;而引流套筒的设置可以衔接外部多种引流管,实现快速连接,极为方便;硅胶堵片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空气进去引流管对其内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杨视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杨视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8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具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复合铜箔加工用预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