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远距自动对焦车载摄像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4102.2 | 申请日: | 202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华;孙湾;姚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立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企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35 | 代理人: | 崔亚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远距 自动 对焦 车载 摄像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摄像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远距自动对焦车载摄像头,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连接有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连接有外壳,所述垫板的另一侧且位于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设置垫板、连接板、弹簧和连接杆,当减震支架受到外力影响时,外力通过弹簧传递到外壳,而通过弹簧的连接作用下,将受到的外力进行缓冲,减小外力对外壳的冲击,实现减震功能,解决了缺少减震机构,遇到剧烈的抖动容易使摄像头内部的元件造成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远距自动对焦车载摄像头。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技术和安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车载摄像头成了交通安全不可缺少的硬件,其主要功能有:为交通事故的分析、判定提供可靠的凭证;方便驾乘人员查看车内情况;为车内乘客纠纷、失物查找、防劫防盗等问题的发生提供处理依据;提供车厢内外环境的监控,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自动对焦摄像头(公告号CN207744004U),该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四轴联动推进的方式对摄像头镜头进行调整,摄像头镜头移动流畅,并且产生的噪音小,能够快速精准实现摄像头的自动对焦,通过减震垫以及保护膜对摄像机镜头进行防护,配合自动开关的保护盖,能够有效的防止摄像头镜头的磨损,提高了摄像头拍照时的清晰度,但是缺少减震机构,遇到剧烈的抖动容易使摄像头内部的元件造成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远距自动对焦车载摄像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远距自动对焦车载摄像头,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连接有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减震支架的内侧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连接有外壳,所述垫板的另一侧且位于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连接有对焦马达,所述对焦马达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远离滚珠螺母的位置开设有一组限位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一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影像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影像传感器的右侧位置连接有镜头,所述外壳的内部靠近镜头的右侧位置安装有镜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靠近对焦马达的上下两侧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一组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靠近镜片的位置连接有四个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垫板通过弹簧与连接板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垫板、连接板、弹簧和连接杆,当减震支架受到外力影响时,外力通过弹簧和连接杆传递到外壳,而通过弹簧的连接作用下,将受到的外力进行缓冲,有利于减小外力对外壳的冲击,实现减震功能,解决了缺少减震机构,遇到剧烈的抖动容易使摄像头内部的元件造成松动的问题。
2、设置限位孔和导杆,对焦马达驱动支撑板和影像传感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使限位孔沿导杆外侧进行滑动,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影像传感器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摄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立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立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4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