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7262.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巧英;高海军;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匠岭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4 | 分类号: | H02B1/04;H02B1/20;H02B1/36;H02B1/01;H02B1/46;H02B1/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陈昊宇;吴雨晴 |
地址: | 215558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接线 集成 配电箱 | ||
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配电箱包括箱体、电路板、电气元件。箱体包括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上可拆卸连接有顶板和第二侧板,构成五者合围成一容腔,前端为敞口;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电气元件位于容腔内,且安装于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电气元件通过电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路板位于连接板上,且电路板与连接板相对绝缘;电路板上设有插接口;连接板带动电路板转动,构成电路板相对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打开工作位置,电路板上插接口外露位于容腔的外侧;在合拢工作位置,电路板整体位于容腔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配电箱内电气元件多,安装繁琐,且配电箱内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安装操作空间。且目前大部分电气元件都是散开安装,在执行元器件附近就近固定,有的甚至在设备任意位置寻找空间安装,线束连接安装方式缺乏考虑,维修电器需要四周查找,工作量庞大,一旦安装完成就很难集中维修、更换。
另外,电路板上的接口是经常插拔的,目前大多数都是将电路板固定在电箱内部,狭小的空间视野范围受限,看不清电路板上的小标识,有的被高出电路板的插头遮挡,只能盲插、反复插接,浪费时间,而且盲插会出现插错接口,甚至接头管脚损坏。而若将电路板固定在电箱口,存在电路板外漏的风险,外加保护罩又占用仅有的空间。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便于插拔接线、安装电气元件和维修的集成式配电箱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插拔接线的集成式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电路板、电气元件。
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上可拆卸连接有顶板和第二侧板,构成所述底板、后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且所述容腔的前端为敞口;所述敞口处沿竖直方向铰接有一连接板。
所述箱体外侧设有一把手,该把手作为抽拉箱体使其在前后方向移动的作用部。
所述电气元件位于所述容腔内,且安装于所述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所述电气元件通过电线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绝缘;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插接口,该插接口作为与外界的接线插接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电路板转动,构成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容腔具有打开和合拢两种工作位置,在所述打开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上插接口外露位于所述容腔的外侧;在所述合拢工作位置,所述电路板整体位于所述容腔的内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方案安装过程为:首先将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三者进行相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在第一侧板的前端边缘处沿竖直方向铰接安装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上朝向箱体的一面安装电路板。再在底板、后板和第一侧板其中至少一者的上面安装电气元件,将电气元件与电路板通过电线进行电性连接。最后再安装顶板和第二侧板,底板、后板、第一侧板、顶板和第二侧板共同合围界定形成一容腔,连接板在容腔的前端敞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匠岭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匠岭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7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