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8216.4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4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廖升贵;王亿亮;周秋林;曾银勇;曹海清;王新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00 | 分类号: | E01B3/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邓巧莲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蜂窝状 复合 轨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属于轨枕领域,包括浇筑枕座,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部浇筑有蜂窝状浇筑体,所述缓冲层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支撑筒和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与支撑筒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顶端由浇筑枕座的内部贯穿至缓冲层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滑柱、橡胶圈和支撑座,通过在浇筑枕座的顶面浇筑蜂窝状浇筑体,并在浇筑枕座的内壁设置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以增加浇筑枕座的减振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
背景技术
轨枕是固定钢轨的物体,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为了保证火车稳定运动,现有的轨枕往往采用复合型轨枕,以提高轨枕的韧性。
然而,现有的轨枕往往不能够很好起到减振作用,容易导致火车经过轨枕上铁轨上时,长时间会导致轨枕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使火车不能够温度运动,减少乘坐者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通过在浇筑枕座的顶面浇筑蜂窝状浇筑体,并在浇筑枕座的内壁设置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以增加浇筑枕座的减振功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包括浇筑枕座,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部浇筑有蜂窝状浇筑体,所述缓冲层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支撑筒和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与支撑筒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顶端由浇筑枕座的内部贯穿至缓冲层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滑柱、橡胶圈和支撑座,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筒和滑柱,所述滑柱的顶端与支撑筒的底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侧壁套接有多个橡胶圈,所述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缓冲板的顶端与限位盘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缓冲板的外壁与第一缓冲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槽的两端分别填充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的顶面分别与第一缓冲板的两端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浇筑枕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槽,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与第二缓冲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槽的两端分别填充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的顶面分别与支撑座的两端相抵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蜂窝状复合轨枕,通过在缓冲层的内壁浇筑蜂窝状浇筑体,根据蜂窝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抗冲击吸能特性的结构,蜂窝结构在受到面外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将发生均匀的塑性变形,从而有效吸收冲击能量,用在轨枕上能够有效的减少了火车通过铁轨传递给轨枕的震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
又通过在浇筑枕座的内部增设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使铁轨通过螺丝安装在支撑筒的顶面后,能够使支撑筒能够根据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提供的减振功能,进一步降低铁轨上经过火车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火车通过浇筑枕座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8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循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泵自动化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