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云母自动下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13430.9 | 申请日: | 202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3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梅艺琳;张小乔;朱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领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2 | 分类号: | B65G69/12;B65G69/18;B65G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蔡***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母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云母自动下料设备,包括位移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过滤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柱与过滤框架,以此对第一过滤网与待下料的云母进行支撑,当云母通过入料槽落至第一过滤网的表面时,云母中的杂质会通过第一过滤网掉落至过滤框架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设置传输框架与传输铰龙,以此对经初步过滤的云母进行传输,并配合下料块输出至传输带本体的表面,避免了云母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母下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母自动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云母是云母族矿物的统称,是钾、铝、镁、铁、锂等金属的铝硅酸盐,都是层状结构,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偶见柱状,层状解理非常完全,有玻璃光泽,薄片具有弹性,云母的折射率随铁的含量增高而相应增高,可由低正突起至中正突起,不含铁的变种,薄片中无色,含铁愈高时,颜色愈深,同时多色性和吸收性增强。
目前的云母下料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云母的体积大小不一,导致在下料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堵塞,同时由于缺少一定的过滤装置,导致下料装置在传输云母的过程中将杂质连通云母一起传输,使工作人员需要对传输的云母中的杂质进行清理,降低了云母下料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母自动下料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母自动下料设备,包括位移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过滤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框架,所述传输框架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输铰龙,所述传输框架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块,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内腔设置有传输带本体,所述安装支架顶部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安装支架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下料块的底部贯穿防护板并延伸至安装支架的内腔,且位于传输带本体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远离安装支架内腔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输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框架,所述传动框架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框架,所述动力框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传动框架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输铰龙的左端贯穿至传动框架的内腔,且通过轴承与传动框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输铰龙位于传动框架内腔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框架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过滤框架内腔底部的左侧且位于倾斜板的右侧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与传输框架的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框架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入料槽,且入料槽的顶部连通有漏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框架右侧的下端开设有维护槽,且维护槽的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清灰仓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领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领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34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LED灯珠的LED灯
- 下一篇:束头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