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19190.3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1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栋;于雪;邓普;潘峰;鲁子印;郭龙飞;王军;姚麒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8 | 分类号: | B60R2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曾海艳 |
地址: | 130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支撑 作用 前盖锁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锁扣结构、锁止结构和解锁拉丝,所述锁扣结构与锁止结构相适配,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钩和连接板;所述锁钩设置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锁钩在y向具有间隙;所述锁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板位于锁止结构的一侧;所述锁钩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板抵靠在所述锁止结构上;所述解锁拉丝的一端与锁止结构连接,用于解锁所述锁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碰撞发生后,支撑板移动到锁止结构上,使前盖锁支撑起前盖前部,增加前盖前部与车身前舱的z向空间,实现前盖前部降低行人头部碰撞伤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行人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行人保护的主动式前盖,如图1所示,在碰撞行人后,在行人头部碰撞汽车前盖前,仅在前盖后部由触发装置接收信号并向上顶起前盖,前盖锁钩位置相对前盖锁转动,实现降低行人头部碰撞伤害的目的。但是,前盖后部抬起过程中,前盖锁钩位置相对前盖锁转动,前盖前部一直被锁止,没有抬起,不利于行人头部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及具有其的车辆,在锁扣结构的连接板上设置支撑板,在碰撞发生后,前盖后部由触发装置接收信号并向上顶起,同时支撑板移动到锁止结构上,锁扣结构向上抬起,使前盖锁支撑起前盖前部,实现前盖前部降低行人头部碰撞伤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包括锁扣结构、锁止结构和解锁拉丝,所述锁扣结构与锁止结构相适配,其中,所述锁扣结构包括锁钩和连接板,所述锁钩与锁止结构相啮合,锁紧所述锁扣结构与所述锁止结构,所述连接板用于将所述锁扣结构安装在前盖上;所述锁钩设置于连接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锁钩在y向具有间隙,以使锁扣结构滑移后,支撑板可以抵靠在锁止结构上;所述锁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板位于锁止结构的一侧;所述锁钩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板抵靠在所述锁止结构上;所述解锁拉丝的一端与锁止结构连接,用于解锁所述锁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连接板的一侧边缘的中部,并与锁钩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锁止结构的侧边为倾斜边,所述锁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锁止结构的距离由上到下逐渐增大,以减小支撑板滑移时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等腰梯形,远离连接板的底边长度小于与连接板连接的底边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材料强度小于锁止结构的材料强度,使支撑板在滑动的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其外轮廓相适配的减重孔。
进一步的,一种车辆,包括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所述锁止结构固定于前舱前部中间,所述锁扣结构相应固定于前盖上,所述锁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板位于锁止结构与进气格栅之间;
还包括触发装置和触发传感器,所述触发装置设置于前舱后部,能够向驾驶室方向倾斜向上延长;所述触发传感器设置于前保险杠上;
所述解锁拉丝的另一端与触发装置的上端部连接;
所述触发装置的延长长度能够使所述支撑板位于锁止结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的上端部设置有触发盖帽,所述解锁拉丝与触发盖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锁的数量为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撑作用的前盖锁及具有其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9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回收利用氯化氢反应热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锥面内孔轮盘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