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倒吸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易溶气体废液吸收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0576.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2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投遵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0642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倒吸 装置 以及 具有 气体 废液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倒吸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易溶气体废液吸收池,包括吸收池和排放管道,排放管道从吸收池的顶壁穿入吸收池,其特征在于,吸收池还包括扩容器和防倒吸装置;扩容器为下方开口容器,扩容器的顶壁与排放管道的底部连通;防倒吸装置包括竖直的导向管,导向管下半段内径逐渐减小,导向管底端与扩容器顶壁连通;导向管内设置密封活塞,密封活塞下半部能够与导向管下半段内壁贴合,密封活塞底端设置竖直的连杆,连杆底端设置浮球,浮球位于扩容器内部;导向管下半段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倒吸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易溶气体废液吸收池。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有很多易溶性气体的应用,如电厂脱硝的氨站、盐酸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等等,这些气体具有高腐蚀、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等一个或几个特性,因此这类气体需要通过吸收池进行吸收防止扩散到生产区域伤害人员或损坏设备。通过吸收池进行废液集中处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由于这类气体的易溶特性,导致与废液池相连的系统容易接触废液而产生倒吸现象,损坏设备甚至发生事故。
针对倒吸问题,工业上目前有几种应对方案如下:(1)在与废液池连接的系统上安装负压安全阀,一旦形成倒吸通过负压安全阀动作破坏真空。(2)在与废液池连接的系统上加装缓冲罐,一旦发生倒吸,倒吸液体首先进入缓冲罐,不直接进入系统,待工况稳定将缓冲罐废液放至废液池。
但上述方案具有如下缺点:
1.负压安全阀需要定期校验,因此必须安装在废液池外部;由于负压安全阀属于精密安全阀,其外部尺寸为了满足工作流量因此普遍比较大,为了满足抗腐蚀等要求其材质普遍为304级以上不锈钢,因此其成本比较高,安装后对现场影响也较大;加之其本身设计不适于本例工况,因此其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况下的密闭性要求、工质状态多变以及维护的要求。
2.缓冲罐的最大问题是其可靠性越大,其体积越大,在实际生产现场应用起来需要有足够的生产空间满足缓冲罐的安装要求,且缓冲罐要求经过工质为纯气体,如果为气液两相工质则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主要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各种气液混合工质、消除装置安装对系统及生产现场的影响、可靠性高、成本低的防倒吸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易溶气体废液吸收池。
易溶气体废液吸收池包括吸收池和排放管道,所述排放管道从所述吸收池的顶壁穿入所述吸收池,所述吸收池还包括扩容器和防倒吸装置;所述扩容器为下方开口容器,所述扩容器的顶壁与所述排放管道的底部连通;所述防倒吸装置包括竖直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下半段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导向管底端与所述扩容器顶壁连通;所述导向管内设置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下半部能够与所述导向管下半段内壁贴合,所述密封活塞底端设置竖直的连杆,所述连杆底端设置浮球,所述浮球位于所述扩容器内部;所述导向管下半段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其中,所述连杆为螺纹杆,所述密封活塞设置竖向贯穿的穿孔,所述连杆贯穿所述穿孔,所述连杆通过螺母与所述密封活塞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管底部向下延伸一螺纹段,所述导向管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扩容器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管侧壁包括不锈钢层和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设置于所述不锈钢层内侧。
其中,所述密封层为衬胶层,所述密封层厚度为0.3毫米。
一种防倒吸装置,包括竖直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下半段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导向管内设置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下半部能够与所述导向管下半段内壁贴合,所述密封活塞底端设置竖直的连杆,所述连杆底端设置浮球;所述导向管下半段侧壁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其中,所述连杆为螺纹杆,所述密封活塞设置竖向贯穿的穿孔,所述连杆贯穿所述穿孔,所述连杆通过螺母与所述密封活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投遵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投遵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0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