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1511.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07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龚洪金;刘竣;陈思锋;叶雨晴;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521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 锂电池 管理 系统 保护 | ||
1.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用于保证锂电池组组成的电池包的安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处设有BMS管理系统模块和与之相连的均衡模块、保护模块;所述均衡模块、保护模块还与电池组相连;所述BMS管理系统模块包括保护芯片,所述保护芯片内置电压检测电路、延时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经保护芯片的第一组引脚与电池组相连以检测电池组电压;延时电路经保护芯片的第二组引脚与采样电阻相连以测量通过采样电阻的电流值;延时电路经保护芯片的第三组引脚与热敏电阻相连以监控温度;所述保护芯片经均衡模块控制电池组充电过程的各端子电压均衡,还经保护模块对电池组的充电、放电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芯片的第一组引脚为VC1、VC2、VC3、VC4、VC5、VC6、VC7、VC8、VC9、VC10,各引脚与电池组的B1-B10端子一一对应连接;第二组引脚为RS1和RS2;第三组引脚为DS和TS;保护芯片以CHG引脚与充电MOS场效应管连接,以DSG引脚与放电MOS场效应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芯片通过测量采样电阻两端电压来计算通过采样电阻的电流值,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来计算热敏电阻当前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包括与电池组的B1-B10端子对应连接的十个均衡电路;各均衡电路均包括三极管MMBT5401和电阻51R/2512,当BMS管理系统模块通过保护芯片检测到有电池组端子存在电压不均衡现象时,接通与该端子连接的均衡电路,以三极管MMBT5401和51R/2512的电阻消耗电压偏高的电量,使该端子处的电压均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B1-B10端子通过继电器分别与十个均衡电路相连;所述继电器受BMS管理系统模块控制,当BMS管理系统模块通过保护芯片检测到有电池组端子存在电压不均衡现象时,通过继电器接通与该端子连接的均衡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以4个NMOS场效应管控制电池组负极与充放电负极的关断;4个NMOS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源极连接电池组的负极与充放电负极,栅极由保护芯片的CHG和DSG控制,当电池组发生过充、过放、过流和温度保护时候,保护芯片通过关闭对应的NMOS场效应管来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V锂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芯片为SH367007保护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15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用环氧模塑料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