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及模组顶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3673.0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同乐;杨文豹;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山西晋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5 | 代理人: | 张学元 |
地址: | 030699 山西省晋中市山西综改***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小牛 串焊机 背面 模组 顶针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及模组顶针组件,模组顶针包括模组顶针本体,在模组顶针本体的一端缠绕一圈焊带形成顶针焊带。模组顶针组件,包括如模组顶针、外套筒、安装座以及顶升机构,部分所述外套筒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外套筒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相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所述模组顶针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组顶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组顶针本体下方缠绕一圈焊带的方式在模组顶针与电池片接触的一端形成顶针焊带,增大模组顶针与焊带的接触力度,形成合金层,改善虚焊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及模组顶针组件。
背景技术
串焊机的焊接原理:在红外灯管的热传导和助焊剂的作用下,光伏焊带上的锡和铅与电池片主栅线内的银浆相互扩散形成合金层,再通过压针、顶针的接触按压,使焊带和电池片连接在一起。
在工业生成过程中,使用小牛串焊机原有模组顶针焊接后易出现背面虚焊、脱焊现象。经实验发现,其原因在于:模组顶针与焊带的接触力度不足导致焊带上的锡、铅与背电极上的银浆无法形成合金层,出现虚焊现象。
基于此,现有技术确实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组顶针与焊带的接触力度不足导致焊带上的锡、铅与背电极上的银浆无法形成合金层,出现虚焊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及模组顶针组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所述模组顶针包括模组顶针本体,在模组顶针本体的一端缠绕一圈焊带形成顶针焊带。
优选的,所述顶针焊带与所述模组顶针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形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模组顶针、外套筒、安装座以及顶升机构,部分所述外套筒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外套筒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相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所述模组顶针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组顶针。
优选的,所述通孔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均为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设置安装孔,所述外套筒通过所述安装孔以螺纹连接或者卡槽连接的形式部分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为电动气缸或气动气缸或液压气缸。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为直线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组顶针本体下方缠绕一圈焊带的方式在模组顶针与电池片接触的一端形成顶针焊带,增大模组顶针与焊带的接触力度,形成合金层,改善虚焊现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组件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善小牛串焊机背面虚焊的模组顶针组件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3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频稳压电源外壳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生活垃圾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