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4547.7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郝兆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之峰(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叶子浓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外周 中心 静脉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通过对输入开口部分和回抽开口部分的不同形状设置,使所述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向管内打开时,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小于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所述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向管外打开时,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大于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所述导管可实现输液时从输入开口单向输入,回抽时从回抽开口单向回抽,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回抽不良和瓣膜关闭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近年来逐渐在术后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为了输液和回抽,常用的方式是采取三向瓣膜的方式,负压时阀门向内打开,可抽血,正压时阀门向外打开,可输液,平衡是阀门关闭,避免了空气栓塞、血液反流或凝固风险。美国专利US 4671769公开了一种静脉导管,导管壁上沿中心轴线切缝,导管切缝的两边完全对称,所述切缝起阀门作用,抽血时,导管内腔形成负压,导管切缝的两边同时内凹,输液时,导管内腔形成正压,切缝向外凸导,在平衡时,处于自然封闭状态。
所述方法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和回抽都采用的同一开口,长期不同方向的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老化,导致回抽不良或关闭不严而造成渗血、气栓、血液返流或凝固堵管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提到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和回抽都采用的同一开口,长期不同方向的反复作用,很容易造成老化,导致回抽不良或关闭不严而造成渗血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如下方案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其所述导管的管头端或近管头端的管壁设置有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
其中,所述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不同于所述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所述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向管内打开时,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小于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所述输入开口和回抽开口向管外打开时,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大于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产生的弹性形变。
可选的,所述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为管外壁具有向管外方向的凸起。
可选的,所述回抽开口设置于管头端。
可选的,所述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为管内壁具有向管内方向的凸起。
可选的,所述输入开口设置于近管头端。
可选的,所述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为管外壁具有向管内方向的凹进。
可选的,所述输入开口设置于管头端。
可选的,所述回抽开口设置于近管头端。
可选的,所述导管的厚度为0.2~0.4mm,管外径为0.6~1.5mm。
可选的,所述导管材料为医用聚氨酯或硅橡胶。
可选的,所述凸起或凹进的高度分别为0.05~0.5mm。
一种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制备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管体,其中,所述管体的管头端或近管头端的管壁设置有输入开口部分和回抽开口部分,所述输入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不同于所述回抽开口部分的管壁形状;
在输入开口部分形成输入开口,在回抽开口部分形成回抽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之峰(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众之峰(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4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乐器的置物架结构
- 下一篇:电池包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