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8318.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占晓煌;周开喜;邹晓晖;郑小民;王红州;黄永东;扈晓刚;董诗鑫;秦书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变杆长 平行四边形 闭环 子链三 平动 拾取 机器人 | ||
1.一种含变杆长平行四边形闭环子链三平动拾取机器人,包括机架0、第一支链1、第二支链2、第三支链3、第一电机110、第二电机210、第三电机310和动平台4,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平台4包括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和平台5,第一固定件41、第二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3固接在平台5上,
所述第一支链1包括第一主动杆112、第一连杆116、第二连杆117、第三连杆120、第四连杆121、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13,第一连杆116通过第一转动副114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二连杆117通过第二转动副115与第一主动杆112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三转动副123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一连接件122通过第四转动副124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三连杆120通过第一移动副118与第一连杆116连接,第四连杆121通过第二移动副119与第二连杆117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一球铰125与第三连杆120连接,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二球铰126与第四连杆121连接,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垂直,第一零一转动副111轴线与第二转动副115轴线垂直,第一转动副114、第二转动副115、第三转动副123和第四转动副1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三转动副123轴线和第四转动副1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转动副114轴线和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一球铰125中心和第二球铰1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一球铰125中心到第一转动副114轴线的距离与第二球铰126中心到第二转动副115轴线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二支链2包括第二主动杆212、第五连杆216、第六连杆217、第七连杆220、第八连杆221、第三连接件222、第四连接件213,第五连杆216通过第五转动副214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六连杆217通过第六转动副215与第二主动杆212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七转动副223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三连接件222通过第八转动副224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七连杆220通过第三移动副218与第五连杆216连接,第八连杆221通过第四移动副219与第六连杆217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三球铰225与第七连杆220连接,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四球铰226与第八连杆221连接,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垂直,第二零一转动副211轴线与第六转动副215轴线垂直,第五转动副214、第六转动副215、第七转动副223和第八转动副2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和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七转动副223轴线和第八转动副2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五转动副214轴线和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与第三球铰225中心和第四球铰2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三球铰225中心到第五转动副214轴线的距离与第四球铰226中心到第六转动副215轴线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三支链3包括第三主动杆312、第九连杆316、第十连杆317、第十一连杆320、第十二连杆321、第五连接件322、第六连接件313,第九连杆316通过第九转动副314与第三主动杆312连接,第十连杆317通过第十转动副315与第三主动杆312连接,第五连接件322通过第十一转动副323与第九连杆316连接,第五连接件322通过第十二转动副324与第十连杆317连接,第十一连杆320通过第五移动副318与第九连杆316连接,第十二连杆321通过第六移动副319与第十连杆317连接,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五球铰325与第十一连杆320连接,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六球铰326与第十二连杆321连接,第三零一转动副311轴线与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垂直,第三零一转动副311轴线与第十转动副315轴线垂直,第九转动副314、第十转动副315、第十一转动副323和第十二转动副324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和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与第十一转动副323轴线和第十二转动副324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九转动副314轴线和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与第五球铰325中心和第六球铰326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五球铰325中心到第九转动副314轴线的距离与第六球铰326中心到第十转动副315轴线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支链1的第一主动杆112通过第一零一转动副111与第一电机110连接,第一支链1的第二连接件113通过第一固定件41与动平台4连接,第一电机110固定在机架0上,所述第二支链2的第二主动杆212通过第二零一转动副211与第二电机210连接,第二支链2的第四连接件213通过第二固定件42与动平台4连接,第二电机210固定在机架0上,所述第三支链3的第三主动杆312通过第三零一转动副311与第三电机310连接,第三支链3的第六连接件313通过第三固定件43与动平台4连接,第三电机310固定在机架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83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