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钟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时钟治理装置的智能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9515.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8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祝恩国;赵兵;林繁涛;刘岩;杜新纲;葛得辉;王齐;阿辽沙·叶;张海龙;卢继哲;惠娜;成倩;任毅;郑国权;侯帅;刘喆;张双沫;李然;常蕾;夏怡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钟 治理 装置 具有 智能 电能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时钟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时钟治理装置的智能电能表。该时钟治理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时钟校核器;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时钟校核器、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时钟校核器将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间差;通过控制器在所述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间差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以使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运动,以施加按压力至待校核时钟件的编程按键上,使得待校核时钟件进入编程模式或关闭编程模式,进而实现待校核时钟件的自动时钟校时功能,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时钟校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时钟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时钟治理装置的智能电能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持续深化应用,分时费率电价推广、各等级电压线损的考核计算、停送电事件的上报等环节都对电能表和采集设备的时间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电能表时钟异常,不仅影响到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线损率的有效管控,还容易造成分时费率计量错误,引发客户投诉。
截止2021年,在国家电网系统内,2009版电能表运行1亿只以上,经常出现大批量的时钟异常,是居民客户分时电价执行的极不稳定的因素,时钟异常导致的2009版电能表报警灯亮、白屏一直是客户反映的热点。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对智能电能表时钟异常做出故障分析判断和处理。
传统的2009版电能表时钟异常的处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两种:
1)批量更换:对出现大批量时钟内置芯片故障的2009版电能表,要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生产厂家反映。为保证客户正常用电和电费准确,可以先行批量更换。
2)定期监测,人工维护:建立2009版电能表时钟异常定期监测制度,及时发现2009版电能表时钟异常问题,并对时钟异常片区进行人工维护,即按压编程按键,使得电能表进入编程模式进行时钟校准,并在校准完成后再次按压编程按键,使得电能表关闭编程模式。
综上所述,传统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人员前往表端操作2009版电表的编程按键对时钟进行校准或者直接更换电能表,不仅维护成本极高,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时钟治理装置及具有该时钟治理装置的智能电能表,旨在解决现有电能表时钟异常处理维护成本极高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时钟治理装置,该时钟治理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运动,以施加按压力至待校核时钟件的编程按键上,以使待校核时钟件进行时钟校准;时钟校核器,用于将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间差;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时钟校核器、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时钟校核器获取的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间差,并在所述待校核时钟件的时间差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以使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施加按压力至编程按键上,使得所述待校核时钟件进行时钟校,实现所述待校核时钟件的自动时钟校准。
进一步地,上述时钟治理装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按压件,与所述转动件传动连接,用于将在所述转动件转动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靠近所述编程按键运动以施加按压力至所述编程按键,或远离所述编程按键运动以释放编程按键。
进一步地,上述时钟治理装置,所述按压件包括:齿条部,所述转动件为齿轮,所述齿条部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形成齿轮齿条机构;按压部,其与所述齿条部相连接,用于随所述齿条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施加按压力至所述编程按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9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卷线机构的商品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拖尾现象的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