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7211.4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平;李恒之;李远娟;万义有;皮泉坤;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新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80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格构梁 结构 | ||
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包括横向格构梁(5)、纵向格构梁(6)及锚垫板(3)。装配式格构梁为预制结构,内有钢筋(1)和箍筋(4);所述横向格构梁与纵向格构梁交接位置预留锚杆张拉孔(2)。装配式格构梁结构与格构梁连接处可为扁平卡扣式、凹凸卡扣式或后浇带式。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格构梁在满足抗弯、抗剪能力的同时,格构梁施工不再受施工场地的限制,锚杆(索)与格构梁可同步施工,极大的缩短了工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坡面施工的安全系数,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属土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地质灾害的频发多发,尤其是在滑坡治理方面,但同时对不稳定边坡的治理加固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因此对边坡治理提出了更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坡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是结合锚杆(索)以阻止潜在滑体下滑力,起稳定边坡的一种有效构件。
目前边坡的格构梁主要采用坡面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方式,而防治所保护对象主要为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所处位置大部分为居民居住区或公路、铁路两侧等,坡面格构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施工场地限制,现场无拌制混凝土设备的临时场地,特别居民区大型施工设备也无法到达施工现场,导致格构梁施工特别困难;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模板的重复利用率比较低,极大地浪费材料。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边坡治理中,格构梁施工往往采用原始的现场浇筑为主的方式进行,这种做法无疑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人工、材料成本的大幅提高,坡面作业安全风险较大,且工期延后导致不能及时发挥治理工程的保护作用。因此,找到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在治理不稳定边坡并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经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减少质量通病,是一个很有工程应用价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边坡治理中,格构梁施工往往采用原始的现场浇筑的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格构梁结构,包括横向格构梁、纵向格构梁及锚垫板。所述装配式格构梁为预制结构,钢筋或钢绞线可施加预应力;所述横向格构梁与纵向格构梁交接位置预留锚杆张拉孔;所述格构梁结构与格构梁连接处可为扁平卡扣式连接结构、凹凸卡扣式连接结构或后浇带式连接结构。
所述格构梁结构与格构梁连接处可为扁平卡扣式、凹凸卡扣式或后浇带式。
所述装配式格构梁横截面为矩形。
所述扁平卡扣式连接结构为,其横向格构梁两端上部有一矩形缺口,缺口深度为梁厚度的二分之一;其纵向格构梁两端下部有一矩形缺口,缺口深度为梁厚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凹凸卡扣式连接结构为,其横向格构梁一端端部正中有U形凹槽,另一端端部正中为凸起,凹槽和凸起的方向一致,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与凸起的宽度和高度一致;纵向格构梁的两端与横向格构梁的两端一样,都有凹凸结构。
所述后浇带式连接结构,在横向格构梁和纵向格构梁的两端梁的横截面四角分别预埋了垂直于横截面至少4根钢筋,且露出2-5cm,钢筋可增加预应力。
所述装配式格构梁形式可以组合为方型、菱形、人字型或弧型网络结构。
横向格构梁、纵向格构梁的长度及断面尺寸,可以根据地质情况及滑体下滑力情况调整,在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的同时做到断面尺寸及配筋经济合理。横向格构梁和纵向格构梁的交接位置预留锚杆(索)张拉孔,预留孔径及锚垫板可根据锚杆张拉力大小调整锚垫板规格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新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未经江西省新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7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加工用防飞溅的水泥抗压夹具
- 下一篇:一种长寿命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