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9142.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国;牛帅平;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47/74;B65G13/12;B65G6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于海峰;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加工系统,涉及管类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其中,管类工件加工生产线包括上料架、转运机构、至少两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加工设备和下料架,上料架位于加工设备的上料端,下料架位于加工设备的下料端,转运机构对应于用于加工管类工件的加工设备的工作位,至少一组传输机构设置在加工设备的工作位中,其余传输机构对应于加工设备的工作位,定位机构对应于加工设备的工作位。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管类工件从上料、传输、定位钻孔、再传输到下料等工序的自动化连续生产,能够解决传统起重机运输,建议模具定位的定位精度低,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类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管类工件生产中,管类工件的钻孔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类工件的钻孔作业需要对管类工件进行上料、传输、钻孔和下料,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通过起重机或简易起重机实现上料、传输和下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模具实现定位钻孔,其定位精度低,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操作人员多,无法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类工件加工生产线,以实现管类工件从上料、传输、定位钻孔、再传输到下料等工序的自动化连续生产,从而提高钻孔的定位精度和定位一致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作业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加工系统,包括:上料架、转运机构、至少两组传输机构、定位机构、加工设备和下料架;
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加工设备的上料端,且位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上料架的第一表面用于放置至少一根待加工的所述管类工件;
所述下料架位于所述加工设备的下料端,且位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下料架的第二表面用于放置加工后的所述管类工件;
所述转运机构对应于用于加工所述管类工件的所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管类工件在所述上料架、所述传输机构和所述下料架之间的转运;
至少一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中,其余所述传输机构对应于所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且与所述转运机构间隔设置,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管类工件在所述加工设备、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之间的传输;
所述定位机构对应于所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且位于所述加工设备和对应于所述工作位的所述传输机构之间,用于所述管类工件在所述加工设备中加工时的夹持和定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轮、第一调节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一基座;
所述第一基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传输轮和所述第一调节部分别与第一基座一一对应;
所述传输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驱动端与所述传输轮连接,所述传输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进行转动以承托且传送待传输管类工件;
所述第一调节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朝向所述传输轮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摆动,所述传输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部上,以使所述传输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高度能够随所述第一调节部的摆动增大或减小。
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安装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传动件;
所述传输轮活动装配在安装件中,所述安装件活动装配在第一基座上,所述安装件侧面一一对应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用于传递外部动力,驱动所述安装件在所述第一基座中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9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搅匀颜料的油漆储存罐
- 下一篇:便携代步车外挂储物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