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46473.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李纪强;毕路;徐士龙;巩文涛;钟如意;李贝贝;龚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魏赛楠;宋宝库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热交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旨在解决或缓解现有车辆冷却方式不佳,导致电驱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制冷剂流道与车辆的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通过这样的设置,当低温制冷剂在制冷剂流道内流动时,能够与在液体流道内流动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发生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冷却液和/或冷却油的温度,提高对电驱系统的冷却效果,使得电机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磁感强度,即输出更大的扭矩和功率,从而提高电驱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驱动电机的相关技术要求也愈加严苛,后续电驱系统的发展趋势将会朝着高转速、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对电驱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冷却要求。同时整车不断地追求高加速性能,或者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电驱系统提供短时大扭矩的输出。但是对电驱系统短时大扭矩输出的限制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机控制器当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最大电流的输出以及电机定转子的磁感强度,定转子的输出功率扭矩与自身温度息息相关,温度越低可以输出的功率扭矩也相应越大。
目前所有油冷电驱系统都是采用冷却水路对电驱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液在电驱系统内一般经过热交换装置、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冷却液一般通过热交换装置降低电驱系统内油的温度、通过IGBT模块热交换流道降低IGBT的温度。冷却液在整车一般需要经过冷却器件相对较多,冷却液在电驱系统存在热交换效率低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对电驱系统中高温油、IGBT进行降温;电驱系统效率不能够有效发挥,造成浪费及冷却不充分的现象。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或者缓解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或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或缓解现有车辆冷却方式不佳,导致电驱系统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所述车辆包括空调器,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液体流道,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制冷剂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与所述空调器连通,以便通过所述空调器的低温制冷剂对所述液体流道内的冷却液和/或冷却油进行降温。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流道包括冷却液流道和冷却油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以及所述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或者所述设定顺序为从上至下依次是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油流道、所述制冷剂流道。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和第二制冷剂流道,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连通。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液流道和所述冷却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按照设定顺序排列,所述制冷剂流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环形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46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与减速器合装的辅助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SMC制排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