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变形针织衫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51673.1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共展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31/24;A41D31/12;A41D31/26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单棋炳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针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变形针织衫,包括针织开衫本体,所述针织开衫本体包括大身与两只袖子,所述大身下侧设有罗纹下摆,所述大身前片设有从下摆向上延伸的对称的前抗拉条,所述大身后片设有对称的后抗拉条,所述大身后片上部设有混织部,所述后抗拉条连接混织部与下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抗拉条,有效解决了针织衫悬挂时容易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变形针织衫。
背景技术
针织衫质地松软,具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延伸性与弹性较大,穿着舒适,因此成为人们秋冬穿着的主要衣物之一。现代科技运用合成的化学纤维与后整理工艺,在保留针织物特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针织物的挺括性与耐磨性;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整理技术,如拉绒、磨绒、剪毛、压花等,大大丰富了针织物的品种,为针织衫的形成提供无限可能。但是,由于针织面料本身的悬垂性与延伸性,大多数成衣在悬挂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拉长,使得服装发生形变,影响穿着,尤其是服装经过水洗后,由于合成纤维吸湿性较差,水分快速聚集至服装下半部分,使得下半部分的重量增加,更容易导致服装拉扯延长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变形针织衫,通过设置两组抗拉条,有效解决了针织衫悬挂时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变形针织衫,包括针织开衫本体,所述针织开衫本体包括大身与两只袖子,所述大身下侧设有罗纹下摆,所述大身前片设有从下摆向上延伸的对称的前抗拉条,所述大身后片设有对称的后抗拉条,所述大身后片上部设有混织部,所述后抗拉条连接混织部与下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只所述袖子下端均连接有罗纹编织的袖口,所述大身前片上侧为V型领口,所述混织部上端与前片上端连接处设有垫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抗拉条与后抗拉条包括抗拉纤维束与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为弧形面料,所述包覆层与大身之间缝合连接,所述包覆层与大身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抗拉纤维束互相粘合设于腔体内,所述抗拉纤维束与大身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纤维束为金属纤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织开衫本体的开衫部分设有纽扣,所述纽扣为塑料材质外包织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身内侧设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抗静电助剂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织部为棉纤维与导电纤维混纺纱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抗拉纤维束中每根长丝纤维互相粘合连接成束状,增加抗拉能力;将抗拉纤维束放置在包覆层与大身之间,再通过经向走线将抗拉纤维束与包覆层缝合在大身上,以保证抗拉纤维束与包覆层能够为针织开衫提供纵向抗变形力,在垂直悬挂时不会被重力拉扯导致服装变形。大身后片上部设有混织部,混织部采用梭织平针的编织工艺,梭织面料弹性小,尺寸稳定性高。
前抗拉条从胸口延伸至下摆处,下摆罗纹不易变形,因此前抗拉条给前片中下部分提供张紧的力,防止前片悬挂、洗涤后变形。
后抗拉条连接混织部与下摆处,混织部与下摆罗纹均是不易变形的部分,后抗拉条在后片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大大减少后片形变可能,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混织部是由棉纤维与导电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与导电纤维混纺大大提升了面料的抗静电功能,同时导电纤维强度较高,弹性较小,防形变能力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变形针织衫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共展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共展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1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作业用可退式管状落物打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果树修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