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56034.4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6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德仑奈特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张高飞 |
地址: | 1101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线束用 多功能 配线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包括配线台,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束线盘,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束线夹,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束线夹,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线辊。该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能够达到便于裁切的目的,便于对所需裁剪的线束进行夹持固定,方便人们对相应长度进行裁切,提高了裁切的效果和裁切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了配线架整体的使用性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配线架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
但现有的配线架一般在束线时容易出现歪斜,同时在需要对束线进行裁剪时,不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不方便人们进行裁切的工作,容易出现误差,同时人工手拿固定进行裁切,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具备实用性能高等优点,解决了一般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使用性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包括配线台,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束线盘,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束线夹,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束线夹,所述配线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导线辊。
所述导线辊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配线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套管,所述调节套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
进一步,所述束线盘为圆盘型束线盘,且束线盘的外壁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防护套的内壁与导线辊的外壁套设连接,且防护套为橡胶防护套。
进一步,所述导线辊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线辊的外壁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的型号均为Y-L-极。
进一步,所述限位杆倾斜设置在底板的顶部,且限位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形状大小与电机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固定槽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线束用多功能配线架,首先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和束线盘对线束进行束线,再通过设置的固定板、导线辊和防护套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便于导线的目的,便于线束在相对应的位置对束线盘进行传导,避免在束线的过程中线束发生偏移等情况,提高线束传导位置的准确性,其次由设置的电动推杆、第一束线夹、支撑杆和第二束线夹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便于裁切的目的,便于对所需裁剪的线束进行夹持固定,方便人们对相应长度进行裁切,提高了裁切的效果和裁切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了配线架整体的使用性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德仑奈特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德仑奈特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56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